后小君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作業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鞏固消化課堂教學知識的有效手段,作業貫穿學生學習活動的始終。根據學生時間分配合理的作業至關重要,實施5+2的作業模式,有效設計在校作業和周末作業,可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作業設計;周末作業;設計意識
一周時間中,學生在校五天,在家兩天,在校的絕大多數時間在課堂上學習新知和進行少量的當堂練習,在校的其余時間要完成作業、鞏固新知,預習新課,但這時間實在太少,在數學聯系上顯然時間是不夠用的。因此老師在設計好校內作業的同時,還要精心設計好學生的周末作業。數學作業是復習鞏固數學知識、強化技能、培養和發展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數學作業的有效性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一些看法:
一、學生數學作業現狀
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深入調查分析,總結影響學生作業有效性的表現形式:
(一)作業多完不成,一般作業都有答案,抄答案情況也比較嚴重,一邊是答案,一邊是作業本,眼睛一會兒看答案,一會兒看本子,而頭腦里卻是一片空白,忙乎幾個小時,啥也沒留下。
(二)作業本發下來,看都不看就放到一邊,出現的錯誤沒有得到及時改正,有的改正也只是抄下正確答案,沒有理解其過程,下次考試出現,還是解決不了。
(三)不會復習相關的知識,不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大膽動手嘗試,總是瞪著眼睛看著,完不成作業最好的理由就是“我不會”。
(四)在校學習壓力大,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周末在不做鞏固復習,周一至周五學習的很有一部分只是會遺忘。
(五)不會進行總結和反思,更談不上歸納和遷移,只管完成任務,交了本子就萬事大吉。
二、教師對學生數學作業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
(一)教師布置作業要有設計意識。教師作業布置必須有極強的針對性,教師根據內容精選試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試題的難度,太易沒有意思,學生不屑一顧,太難學生動不了,太雜學生摸不著頭緒,因此教師作業布置必須適量,不同學生的要求不同,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獲得必要的數學”,因此分層布置作業是非常必要的。
(二)在校作業和周末作業要不同設計。在校作業主要作用是鞏固課堂基礎知識,結合在校課外時間少,作業難度要偏簡單,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以樹立自信心,另外結合數學自習課,對重要題型進行拓展加以強化練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利用到在校老師的便利輔導。周末作業要體現對本所學知識的歸納整合,難度適中,保證大多數學生脫離老師的輔導也能完成,對本周所學知識有所升華,做好和接下來一周要學知識的銜接工作。
(三)教師批改作業要用心。教師批改作業必須及時,最快速度反饋,這樣才能更好地延續學生在考試或作業中產生的熱情,學生在作業時必然因為對問題的分析思考產生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遺憾,這種體驗因為自己還不知道結果,極易產生一種懸念,激發出一種欲望,老師的及時批改、合理評價,就能更好的促使學生解開懸念,獲得更多的體驗,激發更持久的求知熱情,相反,時間長了,印象不深了,就會淡化這種熱情,難獲得更細致的感受。
三、學生在完成數學作業上要獨立主動
學習上的一切工作都必須靠學生自己親身經歷,自己體會才起作用,其他人無法代替,作業就是學習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環節,是鞏固基本知識,掌握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身感悟是關鍵。
(一)學生完成作業需要培養設計意識,強調設計意識,就可減少學生作業書寫的隨意性,做題時哪些步驟該寫,哪些步驟可以不寫,也就是規范格式中寫什么,草稿本上寫什么,在作業本或試卷上寫在何處才更恰當,達到清晰、簡練、美觀的目標,設計可以充分挖掘內在潛力,充分展現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展示個性特征,是自己的全部心血體現。有了設計意識,就更能讓人感受到成就感,獲得思維的樂趣,作業的價值就更能得以體現。
(二)高一、高二應該多做本子作業,吃透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例題和習題的作用,加強規范性訓練,養成好的作業習慣;高三主要是試卷形式,卷面答題的規范要嚴格要求,作業情況及時反饋,及時訂正錯誤,訂正時不應該只是改答案,而必須弄清其過程,分析錯誤的原因。
(三)結合學生學習水平,設計滾動形式訓練,尤其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文科學生,這個工作很重要,有意訓練他們的模仿能力和遷移能力,逐步讓他們理清思路,找到感覺,找到遺憾,激發熱情,樹立信心。通過學生的反思和教師的評價,提高學生對學習的感悟,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下面舉幾個例子:
學生反思:這次考試有幾題都是見過的題,但我還是沒有全做出來,說明課下復習沒有做好,上個星期開始已經準備了錯題本,會將錯過多次的題記在錯題本上。經過一次次考試,我看出我的做題速度過慢,之前學過的公式必須要再三復習才記得住,說明公式沒記牢。
教師評語:分析得很好,很具體,針對存在的問題,后階段如何去改進;準備了錯題本,如何讓她變得更加充實,需要你每天堅持去積累,還要用心去選取材料,而不可當完成任務;解題速度慢,公式不熟,熟能生巧,平常要多練習,有意訓練,一段時間后就會有所改變,試試看,你一定行!老師相信你,加油!
數學作業的有效性是我們永遠要研究的課題,不同時期,不同對象都有很大的差異性,認識清楚影響學生作業有效性的基本因素,把握應該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則,明確培養的方向,學生作業的有效性就能得以大大提高,才能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習慣、方法,在編織精巧的作業訓練中得到培養,學生能夠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