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俊菊
摘 要:高效的課堂是人文的課堂,只有教師改變傳統教學中的角色,把自己真正地放在引導者的位置上,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2-02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2.134
自從開展新課程教學改革以來,對于改進課堂教學模式,進而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成為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對此,我們很多語文教師在結合教學要求探索符合學情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進而打造高效課堂。那么,小學語文課堂究竟應以什么樣的姿態才能達到現在提出的高效課堂目標呢?現在,結合教學實踐我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一、轉變教學觀念,深研課標與課本
教師觀念、角色的轉變是改革成功的關鍵。伴隨著小學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對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角色有了重新定位,即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主導,這樣的角色定位意味著教師要改變之前單一的知識灌輸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真正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和安排,依學定教。讓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先要有自主鉆研課標、教材、文本的意識和行動,沒有自主性的教師怎能培養出具有自主性的學生呢?從目前課堂教學的實際來看,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在照本宣科,就是在對于教材和教科書死板的教學,缺乏深度的領悟和對于學情細致的分析,從而造成教學的低效。所以,教師在當前的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要努力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加強業務學習,首先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其次是深研課標與課本,提高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二、建立和諧關系,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設生動和諧的學習情境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學生就能在舒暢的心境下聽課,他們的積極性會更高,感受性會更靈敏,反應力會更迅速,思維會更活躍,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快,因而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學習效果就會有很大提高。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方法很多:從玩入手、從奇入手、從趣入手、從疑入手等。還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手段:意味深長的故事、精彩有趣的游戲、形象具體的操作、緊張刺激的比賽、聲情并茂的多媒體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促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三、研究課堂提問,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起到拓展學生思維,深化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進而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良好效果。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發現,部分教師的提問存在著隨意性和低效性的問題。比如:“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這樣的問法,既體現不出問的實效,也耽誤了教學的時間。所以,教師的提問一定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情針對性的設問,是有價值、有啟發性的,也是循序漸進的。在教學時要集中精力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反應,著眼于學生真實的學情,不能拘泥于預案,要憑借自己的教育智慧,順應學生發展的需求,把學生課堂上的表現和問題有機的結合起來,在師生的對話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導,在引導中感悟。
要想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需要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更多地去關注教學對象學生的狀況,真正尊重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這樣教學和學生需求之間的契合度會更高,從而保證教師來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四、把握課堂節奏,將小組學習落實到位
課堂上常常看到有的教師剛剛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去思考,教師就馬上要求回答,這樣就是剝奪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導致實效性很差。有的教師讓學生小組內閱讀、討論、交流等,卻不提任何關于活動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松散,時間利用率低。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今課堂上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為廣大教師所喜用。小組學習中的討論不是為了活躍氣氛,而是通過學生之間思維的碰撞,真正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教師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談、思、議、說、寫,從容參與。當然合作學習的時間也不宜過長,否則學生有可能會轉移話題“節外生枝”。總之,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教師適時調控點撥,把握好課堂的時間節奏。
五、推行作業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個性化的發展
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時,盡量不布置死記硬背和機械性訓練的作業,要布置具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作業。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作業內容應當因人而異,分層設計,使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從中受益。分層是為了使作業處在每個學生的知識的“最近發展區”,使不同水平的學生跳一跳都有可能摘到“桃子”,使他們能獲得學習成功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當然對分層作業的評價也不要搞一刀切,而是在各自不同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就應當給予積極評價。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嘗到完成作業的甜頭,時間長了,就會產生一種積極的情緒,變作業為“作品”,形成作業上的良性循環。
六、堅持拓展閱讀,學語文不能局限在學課本
學語文不能只是學語文課本,我們要大膽地把課外閱讀引進學習中,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雖然我們大多數教師沒有魏書生那樣的勇氣,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廣泛的閱讀和相關學科活動,但是我們至少不要唯教材是從。我們至少可以在每一節語文課上堅持拓展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從語言的積累中培養語文的素養。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充分的備課、課上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外,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我們去不斷思考與實踐。只要我們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相信我們終會取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覃永躍.淺談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6(1):115
[2] 陳兆翠.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吉林教育(綜合),2012(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