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梅
摘要:在小學語文階段,閱讀和寫作占據了語文課的一大部分,主要的內容就是“聽、說、讀、寫”,寫作是小學生運用語言交流和表達情感思想的主要工具,語言能力和語文素養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培養了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事物以及創新思維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寫作意識,這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割的,學生的寫作能力直接反映語文水平。
關鍵詞:閱讀;寫作教學;小學語文
小學生語文寫作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它源于一種生命的覺醒,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人驚喜和覺悟,運用自己的情感和文字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是小學生的個性創造。在教學中利用課內和課外閱讀提高寫作能力,有助于加強小學生知識面的擴展。教師在培養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的過程,要讓學生積累和閱讀大量素材,以此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一、小學生閱讀寫作教學的現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老師經常是把做語文題目和背誦課文放在第一位,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不僅在閱讀上沒有進步,寫作方面也還是處于初級水平。在一些農村偏遠地區,由于受條件限制,課外讀物較少,圖書館也很少對學生開放,學生閱讀只限于課本中。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的閱讀方面不夠重視,認為考試不會考閱讀,只要學生會寫,能夠正確地做題得高分就可以了,完全忽略了閱讀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頭腦里沒有詞匯,缺乏對閱讀方面的興趣。教師在語文課上可以以競賽和分角色的方式朗讀,適當增加一些課外比較經典的讀物,這些都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在閱讀中引導寫作意識。加強寫作能力
閱讀的價值就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讀中寫作,閱讀是表達情感思想的方法,寫作是反映生活的方式。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可以節選一些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大聲地朗讀、默讀,在閱讀中通過聽錄音矯正發音的準確度,教師也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看視頻了解課文的背景,設計教學場景。在指導學生閱讀方面要幫助學生分析句子之間的聯系和句子的意思,邊閱讀邊了解課文的意思。讓學生仿造課文中的內容寫一些自己的東西,以此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找春天》一課時,課文中把春天比喻成一位害羞的姑娘,課題中呼喚我們一起到校園里找春天,發現春天的影子,體會春天急切的心情,感受、發現春天的信息。課前可以先提問學生:“孩子們,你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春天來了有什么變化?”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學生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再結合課文中美妙的語言,讓學生領會其中的情與趣,引導學生看圖畫背誦,不但背會了課文,還能把豐富的畫面也記在腦海中。
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僅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對任何事物一旦產生興趣,就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教師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到學校的圖書館閱讀,或者訂閱一些報刊,豐富學生的生活,提高寫作能力。平時在寫作之前可以先翻閱資料,找出和要寫作的題材相似的佳作,通過閱讀增加自己寫作的詞匯量,在寫作的時候要運用自己的語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世界,這樣的作文寫出來才有真實感。教師可以選取寫得好的范文進行閱讀,讓學生講講他們在寫作時是如何選取材料的,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互相借鑒寫作方法,以此共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通過教學活動。讓閱讀與寫作結合
寫作教學就是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通過閱讀給學生創造語言環境,運用自己的思想表達情感。在寫作教學中應該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表達的能力,要求學生會說話、說心里話,在閱讀中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讀代講,老師講課就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明白課文的意思,幫助學生找準思路、明確方向。老師在課上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在學生理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相結合。傳統教學中大多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無法真正感受老師所描繪的場景,想象力得不到很好的擴展,教師可以通過動畫視頻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通過看完視頻之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然后用自己的語言寫出對動畫的感受,漸漸地使學生愛上寫作文,把作文當成一種樂趣。
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體現在創新上,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創新和創造教學場景,有效地把閱讀和寫作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在課堂上舉行演講比賽,給予優秀的學生適當的獎勵,學生之間互相寫鼓勵的話,或者給遠方的親戚朋友寫信等,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對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作用,與我們生活緊密相關,進而能更好地學習語文、學習閱讀、學習寫作,為自己的將來打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