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晨敬德
【摘要】高中作為重要的基礎教育階段,其課業學習量和學習難度同小學和初中相比也更加的繁重,而如何在繁重的學業中,找出高效率的學習方法便成為當前我們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學習技能。基于此,本文以高中生物課為切入點,對思維導圖法在生物課堂學習期間的具體應用方式展開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 課堂學習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190-02
前言:我們在高中學習階段都會感覺到自己學習的知識點變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量增加,生物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存在較強的理論性與抽象性,這樣就使得我們自己在學習各類生物知識點時的難度增大。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以發散性思維為切入點,將抽象知識以可視化的思維模式展現出來的學習方法,將其應用到生物知識學習中,可以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提升我們的學習效率。
1.借助繪制思維導圖協作學習
因為一個思維導圖的制作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所以,我們如果將高中課堂上學習到的所有生物知識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體現出來不僅不現實,還會影響導圖的制作質量。基于此,我們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協作學習生物知識的手段。為了能夠盡可能的節約在生物課堂上繪制思維導圖的時間,我們可以同自己周圍的同學合作,共同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并且在小組中設立組長來負責指揮整個小組的導圖繪制進度、分配每個組員的任務、與老師及時溝通、組織小組會議等,以此來提升課堂上思維導圖的繪制效率,將其在協助我們提升自身學習效率方面的作用全面發揮出來。
2.細化導圖知識模塊
以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第三章《細胞的基本結構》這一單元中細胞器結構這節內容為例。學習小組中的組員可以在課前先對這一節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構建出相應的知識結構圖,將其中包含的知識點劃分成不同的模塊。而后根據小組中各個成員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個性特點,對其進行分工,明確其再繪制思維導圖時需要負責的內容,結合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點知識,完成對細胞器的總結學習。在完成對思維導圖分頭繪制工作后,組內成員需要集體討論思維導圖中需要整合、補充、完善的部分,適當的增加相應的圖像內容,以此來完成對整個細胞器的系統性描繪。此外,當我們完成了對完善思維導圖內容的集體討論任務之后,組內成員可以互相評價,以此來發現我們在課堂學習上存在的缺陷,完成知識的查漏補缺。并且,我們同學間還可以借助這種交流模式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獲得自主獨立學習不可能會得到的學習效果的同時,增加我們彼此間的交流,增進我們同學之間的友誼。
3.應用思維導圖的具體策略
如果是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思維導圖,組內成員需要共同完成對課堂知識主題的提煉,導出各個主題之下包含的細節,從而不斷補充與完善制作思維導圖時的具體程序。當教師在選擇了三到五個典型的思維導圖作品進行展示、評價后,每個小組的同學可以將其與本小組制作的導圖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以便可以找出自己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點漏洞,從而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與小組內其他成員的討論來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如果同學是獨立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則可以針對每堂課章節中需要復習的重點內容,在課堂教學完成后,通過繪制思維導圖這種形式來幫助自己復習課堂上教師教授的知識點,以此來找出自己在課堂學習中對某些知識的錯誤理解,從而在課后利用思維導圖復習課堂知識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程度的改正,進而提升對知識點掌握和應用的熟練度。
4.思維導圖在課堂學習期間的使用
就高中生物課程來講,其中包含生物進化、遺傳和變異、內環境與穩態、生物與環境、微生物發酵工程等章節的知識點相對來講都較為抽象,學習的難度相對較大。對于這些知識點,我們都可以借助制作思維導圖的形式來使知識變得更加的直觀化和具象化,方便我們學習、理解和掌握。此外,如果我們在生物課堂學習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自己無法很快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也可以通過制作思維導圖這種方式來發散自己的思維模式、拓展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借助多元化、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維形式來學習和理解這些生物課堂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1]。
5.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一種可以充分開發自身大腦潛能的教學工具,思維導圖這種學習方式在高中生學習生物課堂知識中的應用,不僅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學習效果,使其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和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識,還可以通過對集體力量在學習中存在的優勢的發揮,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幫助我們成倍提升在生物課堂上聽課和課后知識復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小梅.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復習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S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