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一
摘 要:想要完善發展聲樂藝術,必須要重視對美聲男高音訓練方法的研究。在實際訓練男高音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難題,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此過程的難點,同時根據筆者的實際經驗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美聲;男高音;訓練
男高音有自身的特色和優點,在美聲唱法中,是一種有自身魅力的聲音。正是因為男高音的美妙悅耳的音質以及明亮輝煌的音色,它才能博得廣大聽眾的喜愛。但是在訓練男高音的實際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題,因為它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聲部,訓練難度比較大,難以實現標準的發音。所以我們必須就這些難題來認真地探討和研究,這樣才能一步一步地克服難題,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多的訓練方法以及思路。
一、男高音訓練的難點
1.受生理條件限制。男高音所需要的高音較高,但是男性在高音方面天生就是弱項。擁有天然良好高音嗓子的男性少之又少,如果擁有天生的高亮嗓音,再加上后天的科學、規范訓練,必然會訓練出完美的男高音。但是這種成就對于男高音來說是非常難得的。通常很多男高音歌唱者擁有男高音所需要的音色、音域條件,但仍然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訓練才能獲得最佳的演唱效果。此外,男高音的自身形象與氣質問題,也是影響男高音迅速成長的關鍵性問題。大多數歌劇中的男高音都是扮演皇族、貴族或者出身豪門的男性,這些男性不僅具有顯赫的背景,外表大多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他們或者溫婉儒雅或者威武多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受關注的美聲男高音歌唱家都擁有比較俊朗的外形條件。本來男高音選拔就比較困難,再加上對形象氣質的要求,所以能夠符合條件的就更加稀少。因此,男高音的成功塑造,需要受到許多先天條件的限制,要想獲得一位優秀的男高音困難重重。
2.專業技能訓練難。聲樂領域有一個不成文的說法,那就是寧教十個女高音也不教一個男高音,可見男高音在專業技能獲取方面的困難。男高音需要利用全真聲來演唱高音,對男高音歌唱者來說是一種生理極限的挑戰。男高音的挖掘與培養已經成為聲樂領域熱烈討論的話題,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聲樂家、聲樂教育家們普遍認為的難題。可見男高音這一聲部的重要性和訓練實踐的難度。雖然在聲樂領域各個聲部都會在發展高音方面遇到困難,但男高音的訓練難度最為突出。由于男高音的高聲區不如女聲那樣有天然的假聲可供利用,也不像男中音那樣更加接近自然聲區。男高音基本上是全真聲、超越生理能力的演唱,如果訓練方法不當,不但無法獲得高音,甚至會損傷訓練者的發聲功能。男高音的高音需要通過多年技術訓練來得以實現,著名的男高音歌王帕瓦羅蒂也是經過了長達數年的苦學、苦練才獲得成功。由此可見,男高音歌唱者要想學有所成,練就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的高音聲部是一項多么困難的挑戰。
3.音域拓展進度慢。音域寬廣是男高音的特點之一,但是對于男高音來說,在拓展高聲區方面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訓練者在自然聲區的基礎上,先練至中聲區,再由中聲區發展到高聲區,整個過程都非常漫長。對于男高音來說,中聲區的訓練尤其重要,千萬不能忽略,當中聲區唱的很好時,方可逐步提升過渡到高聲區。筆者認為,大多數男高音在練聲過程中都沒有養成良好的訓練態度。很多男高音在訓練過程中,都容易忽視中聲區的訓練。有很多訓練者在平時訓練時,偶爾能夠單獨發出幾個漂亮的高音,但是要想演唱一首完整的曲目時,就會出現無法唱出高音部分的問題。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歌唱方法不穩定,練習時急功近利造成的。因此,男高音訓練時,一定要本著循序漸進的態度,在自然聲區的基礎打好之后,再往高聲區發展。盲目的去擴展音域,從而忽視了對中、低聲區的基礎性訓練,對獲得理想的高音是非常不利的。
4.音色統一過程長。美聲唱法實際上也是混聲唱法,是在男高音自然聲區的基礎上,對中聲區進行技術融合發展到高聲區,整個過程要沒有痕跡、平穩過渡。要想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會涉及到男高音的換聲區問題,男高音通常在唱到小字二級的f或升f時,就會出現明顯的音色變化,發聲開始變得吃力,音色變化也會出現不統一的問題。此時如果完全依靠自然音區的胸腔共鳴是無法做到的,需要利用母音轉換與變化來實現頭腔共鳴,這樣實現的高音既省力又音色統一。比如,當在小子二組f音上唱Ah音時,就要適當將U母音的感覺混進去,利用母音的變化來進行自然換聲。但是對整個換聲技術熟練掌握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訓練者練習演唱大量的經典曲目,通過大量的練習演唱來提升聲音韌性和聲帶的機能,進而增加歌唱的持久力。此外,還需要反復進行發聲訓練以找到自然、流暢的感覺。這樣才能做到基本性的音色統一。
二、美聲唱法男高音訓練
1.呼吸訓練。呼吸是美聲唱法男高音訓練的基礎內容。只有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保證后續訓練的有效性,并為以后的發音訓練打好基礎。美聲唱法男高音的呼吸訓練方式,與我們平時的正常呼吸不同,有其自身的規律及方法。對于男高音來說,科學的呼吸方法并不是天生就會的,需要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與訓練來獲得。呼吸訓練時,先要掌握吸氣的方法,吸氣時肩部放松,當吸氣完成后,可以感受到肋骨附近的擴張感,此時肺部的橫膈膜會慢慢下降,腰部也會隨之膨脹。男高音訓練時,需要保持站立的姿勢,背部挺直,避免身體隨意擺動,這樣可以感受到呼吸時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吸氣時要盡量將氣吸滿,這樣可以保證發音時有充足的氣息支撐。如果氣息不夠,很容易出現氣短或者音準不穩的問題。歌唱時氣息要緩緩的呼出,保持均勻的吐氣動作,演唱過程中要盡量節約用力,使氣息實現對抗效果。另外,訓練者無論是吸氣還是呼氣的過程,都應該盡量放松身體,避免過于僵硬而造成氣息不穩。
2.中聲區訓練。中聲區是男高音訓練的基礎,對于聲部訓練來說非常重要。中聲區包含了歌唱中的大部分常用音,而且與高難度的演唱技巧和音色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有很多男高音訓練者都會忽視中聲區的訓練,認為男高音只要擁有很高的音即可。有些訓練者剛開始便猛練高音,很容易造成聲帶損傷。因此,男高音訓練時,必須重視中聲區訓練。中聲區訓練應該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進行。剛開始以中、小音為宜,然后一點點的進行音區轉換。在訓練過程中,應該盡量讓聲音自然靈活,音色優美,不能為了追求音量而忽略音色。訓練時的呼吸也要平穩自然,保持喉頭和聲頻的穩定,使聲音聽上去能夠連貫自然。
3.高音區訓練。高音大多出現在歌唱的高潮處,高音不僅可以帶動觀眾的情緒,也能夠達到情感的共鳴。在進行高音訓練時,必須先打好中聲區基礎,同時合理控制氣息。當中聲區和呼吸訓練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后,便可以進行高音區的訓練。很多初學者在進行高音區訓練時,經常會出現停留在半截唱不上去的問題,這種現象就是到了換聲區。只有將高音歌唱的方法及技巧全面掌握,才能繼續往下發展。換聲區應該基本掌握的方法有倒吸氣動作、母音轉換手法、摻假音等。比如在進行倒吸氣動作時的要領就是,訓練者在進行換氣之前,做一個好像被嚇一跳后倒吸氣的動作。這樣隨著口腔的打開,訓練者的聲音就會自然而然的提上來,然后進入換聲區便會非常順利。訓練者應該注意的是,這種技巧訓練應該長期反復的堅持,在熟練掌握之后才能收放自如。
綜上所述,男高音雖然是一個極富藝術魅力的聲部,但是要想成為優秀的男高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男高音的“高音難”問題一直是聲樂領域關心的重點。在筆者看來,只有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學會科學的發聲技巧,才能真正獲得理想中的男高音。正確認識男高音的訓練難點,全面理解和總結男高音訓練方法,對于豐富和發展我國聲樂藝術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