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要:在當前新課標指導下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更加強調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與學生個性發展的滿足。剛進入小學階段,學生依然具有明顯的兒童特征,在相應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中更加偏向直觀具象的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選擇合適的視角,為學生提供更加喜聞樂見的學習內容,基于兒童視野展開語文教學,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針對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視野選取與應用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視野;教學評價
一、兒童視野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征
1.兒童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
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往往需要輔助部分具象化的內容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內容。因此,基于兒童視野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結合多媒體、電子白板等技術提供學生更多形象化的教學內容。
2.兒童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具有活潑有趣的特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持續性不高,在出現自己較為感興趣的內容時才會著重關注?;趦和曇暗男W語文教學,其重點在于提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在教學內容和形式選擇上提升兒童的參與性,通過理想課堂氛圍的營造提升教學效果。
3.兒童視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生活學習上的經歷較少,性格特點較為突出,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成為教學的重要方向?;趦和曇斑M行小學語文教學,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個體需求和差異,在教學過程中不再僅僅按照統一標準要求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而是針對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教學授課活動。這樣學生的天性才能得到充分釋放,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進而產生語文學習的持久動力。
二、基于兒童視野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1.合理營造兒童視野下的語文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應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基于兒童視野為學生營造一個理想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在語文課堂上為學生展示與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相契合的動畫、短片、音樂等素材,讓學生通過對這些生動內容的接觸形成一定的主觀認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實現語文課堂高效教學打下基礎。
2.科學把握兒童視野下的語文教學流程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樂于參加一些表演或討論等能夠充分展示自我的活動。在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特點,在語文教學流程上面進行科學的把握,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適當增加一些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環節,從兒童視角出發設置表演和討論的主題與方式,保證語文教學流程的可控性和實效性。在語文流程的把控過程中,教師應做到教學與趣味的平衡,不能為了滿足學生的童心需求而偏廢了教學的主旨,而應保證教學流程始終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展開,保證學生能夠給在課堂上真正的有所收獲。
3.優化設計兒童視野下的語文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作為鞏固課堂學習內容、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的學生在知識儲備和方法應用上相對薄弱,教師不能將很多問題看得過于簡單,而從成人化的視角設置題目,這將導致學生無法完成語文課后練習。在課后練習設計中體現兒童視野,要求教師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學生理解認識能力的層次設置題目內容,在題目內容和解答形式上更加接近學生的實際水平,保證練習能夠真正發揮作用。
4.完善構建兒童視野下的語文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獲得學生語文學習反饋、指導后續學習行為的關鍵之處。教師在開展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應重視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正視兒童較為脆弱的心理特點,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在語文評價過程中,不再單純依據考試成績進行評定,而是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當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進步時應給予更多的表揚。在教學評價標準制訂方面,教師應更加多樣化,從兒童視野出發,實現評價標準的多樣化,保證學生的兒童天性得到尊重。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兒童視野需要語文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實現課堂教學的自由化、提高課堂教學法游戲化。只有將兒童根木需求與小學語文教育相結合,才能使兒童在課堂學習中加強自身主體地位,增加兒童對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使兒童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從而減少課堂給兒童帶來的約束力,使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