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彤
摘要:舞蹈教學不僅是一個個動作的傳承,在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也在傳承著舞蹈內涵,督促著學生的素質發展,讓學生通過學習舞蹈,學到更多的東西,提高自身素養,從小就做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舞蹈藝術;素質教育
小學階段是學生知識、能力、素養等各個方面都開始起步的階段,所以小學教育對學生的人生影響重大,在進行小學教育的時候,教師要注重素質教育的灌輸,引導學生各方面都得到發展。舞蹈藝術簡單地說就是一門興趣和一套動作,但是在這些動作的形成和展示的過程中卻能體現學生很多方面的成長。
一、小學舞蹈藝術在德育中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在很多家長都很溺愛孩子,不舍得讓孩子受到一點點的委屈和鍛煉,這就造成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不懂得謙讓等基本的禮儀,而是變得任性、受不了一點苦。你可能認為舞蹈就是幾個簡單的動作,其實并不是這個樣子的,舞蹈動作的形成需要學生沉下心來,一點一點地訓練,在刻苦的訓練和長時間的堅持下練成。在練習舞蹈的時候,學生自然而然就體會了到成功的不容易,這樣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他們就會懂得珍惜和努力。另外,有些舞蹈動作是需要團隊合作來完成的,所以在進行舞蹈教育的時候也會教給學生合作、團結這些基本的道理,讓學生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要懂得尊敬和真誠。由此可見,舞蹈教育帶來的是對學生的鍛煉,是告訴學生學會吃苦、學會做人,這些好的品德和習慣都需要學生從小就養成,而舞蹈藝術正好就給學生提供了鍛煉、學習的機會。
二、小學舞蹈藝術對智力教育的作用
舞蹈創作不是平白無故形成的,每一個舞蹈創作里都包含文化傳統或是知識,甚至有些舞蹈是結合自然、習俗、傳統等多個方面進行創作的,所以學生在學習舞蹈的時候就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增長見識。舞蹈文化囊括了各個方面,相信小學生會很喜歡這種豐富的知識,也會通過舞蹈的學習增長見識。舞蹈和其他文化學科一樣,需要學生去理解每一個動作的要領,所以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也會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生正處于腦子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很重要,而舞蹈就是通過音樂和動作讓學生去想象,去體會,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舞蹈動作和音樂可以啟發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得以轉動,在小學這個重要的階段得到提升。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地去啟發學生,引導學生從舞蹈中獲得新的體驗,從舞蹈中帶動自己其他能力的發展。
三、小學舞蹈藝術在體質教育中的作用
小學階段正是孩子好玩、好動的階段,所以小孩子會很喜歡舞蹈這一體育鍛煉,因為舞蹈既可以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又不像其他體育運動,運動量很大。在大家的眼里,舞蹈是一項很端莊、美麗的運動,它通過美麗的動作來表達情感和思想,所以相對于其他項目而言,舞蹈會更吸引小學生的眼球。小學階段正是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所以在孩子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體態,想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從而有一個好的形態。因為舞蹈藝術對學生的體態要求很高,所以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舞蹈更正學生駝背、端肩等不良習慣,讓學生的體態變得更加好看。而且舞蹈、音樂這些藝術性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氣質,一般接受過舞蹈學習的孩子,就會表現得很大方、得體。在小學階段就培養學生的形態和氣質,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信,有利于學生以后的身心發展,讓學生能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順利。
四、小學舞蹈藝術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
步入小學的孩子開始慢慢地懂事,在他們心里也開始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同時他們也要接觸一些事物,并在接觸的過程中感受什么是美。對美的認識對學生以后的人生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美尤為重要。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從各個方面感受和體會美,學生接觸到舞蹈各方面的知識,在這里面很多東西都是美的體現;學生接觸到音樂,在聆聽的過程中他們也會從聽覺上感受美;在學習舞蹈動作的時候,舞蹈還會通過形態表現來告訴學生什么是美。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舞蹈會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從多種感覺上獲得美的體驗,綜合享受舞蹈帶來的震撼。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展示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理念。
舞蹈是一門體育活動,可以通過動作訓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舞蹈是一門藝術,可以通過形態的表現,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舞蹈中陶冶情操,提升自我。教師要意識到小學階段學生的習慣和品德更為重要,教師要重視藝術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引導、激勵學生,讓學生對舞蹈藝術產生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