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鴻
摘 要: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標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進行合作,明確學習責任,完成預設的學習任務。通過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互助和集體觀念,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本文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為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供借鑒。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一直以來對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研究眾多,隨著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成為重要課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為小學生打好基礎提供重要支持。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不足
1.過于形式化
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采用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但是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解存在著偏差,極易出現形式化。一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且能夠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是一部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很好地參與課堂教學,并未真正學到知識,無法很好地完成任務。
2.學生處于被動地位
合作教學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的學習,而在現實教學中學生多為被動地接受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仍然處于主體地位。學生之間的溝通不足,很多都是人云亦云,根本沒有自己的見解或者不愿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合作學習,就會出現一些學生渾水摸魚,小組學習或者討論時只有少數人參與,其余學生只會接受別人的意見。
3.教師引導不正確
很多小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空有教學理論,但是在實踐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學理論和實際存在偏差的現象。其中教學引導偏差屬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出現的常見問題。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占據著課堂主體的地位,掌握著課堂教學的發展方向,在合作教學中教師的引導不正確,將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合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
隨著合作學習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僅僅依靠傳統方法進行語文教學顯然已經不能夠實現當前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語文教學時必須要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根據學生的行為和意識差異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或者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分享的樂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之間建立深厚的友誼,對學生日后的健康成長、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具有積極作用。
2.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通過合作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尤其要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對同一教學問題給出不同的解法,讓學生大膽假設,提出自己的見解。
3.增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和認識
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教學時,應該積極增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理解,使學生對合作學習才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教學才能變得更加便利。很多學生對合作學習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是合作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內涵以及合作學習的具體運作。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更加高效合理地運用合作學習。
4.以學生發展為核心
小學語文合作教學必須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教師是指導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處于學習探究的位置,教師在教學過程要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深入鉆研課本知識,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分享知識,幫助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學習,有利于班級整體成績的提升。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經不斷改革,教學模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合作教學模式主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處于引導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探索。本文對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及效果,為推廣合作學習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華,謝祥瓊.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17-124.
[2]薛書玲.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4(3):112-113.
[3]馬媛媛.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A].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