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摘 要】2014年以來,株洲市著手打造美麗鄉村“213”示范工程,計劃在全市建立2個美麗鄉村綜合示范點,10個示范片區,每年重點創建30個美麗鄉村。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對株洲市5個實施土地整治的農村進行調查分析,查找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農村土地整治建言獻策,積極推動株洲市美麗鄉村建設。
【關鍵詞】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土地整治;現狀;株洲市
美麗鄉村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要歷史任務的一部分。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目前學界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內涵的認識相對統一,認為美麗鄉村建設,主要體現在環境提升、人居建設、經濟推動、服務優化和村民文化等5個方面。
一、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土地整治的關系解析
農村土地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的關系密不可分,農村土地整治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資金和平臺;美麗鄉村建設是農村土地整治的終極目標,對農村土地整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農村土地整治對美麗鄉村建設的作用
農村土地整治是美麗鄉村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農村土地整治的四方面內容來看,土地整治一是能有效增加高標準農田數量,解決農田旱澇保收的問題,并可以對農田規模、位置進行重新規劃,為現代農業發展創造條件。二是通過對農居點的規劃、村級道路的修建等工程,完善農村基礎配套設施。三是促進村組集體經濟發展,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四是通過土地增減掛鉤,緩解城市建設用地緊缺狀況,土地增值的收益,又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資金。
(二)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土地整治目標一致
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基礎就是土地資源,建設的目標是生態環境提升、人居建設改善、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社會服務優化和建設村民文化共5個方面。農村土地整治通過村莊道路規劃、農用地整理、土地復墾、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式增加耕地面積,提高農田質量,促進非農產業發展,合理規劃農村發展。可見,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土地整治的目標是一致的。
二、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株洲市農村土地整治現狀
本研究選取了株洲市天元區、蘆淞區及株洲縣共5個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的村進行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問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一)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在這5個村內隨機選取了100個調查對象,調查對象情況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被調查的5個村中,青壯年勞動力(18-45歲)只占被調查人員的29%,說明這幾個村勞動力不足,勞動力流失情況比較嚴重,也反映出這些村可提供的就業崗位不多,集體經濟發展程度不高。
(二)對農村土地整治認知情況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5個被調查的村中,僅有14%的人表示對本村實施的土地整治項目非常了解,且均為村干部;23%的村民對土地整治項目比較了解,高達63%的人對土地整治項目完全不了解。通過訪談發現,大多數村民對土地整治項目的認識還局限于平整土地和修建水渠,未意識到土地整治對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合理規劃集體建設用地和提高農民收入的作用。
(三)2015年株洲市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情況
株洲市2015年共計申報實施的省級土地整治項目共6個,市級土地整治項目共20個,涉及株洲市三區、醴陵市、株洲縣、攸縣、茶陵縣和炎陵縣,項目建設規模1876.72公頃,總投資4885.62萬元,政府對土地整治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株洲市土地整治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耕地面積呈現增加態勢,未利用地逐步減少。見表2。
三、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土地整治存在的問題
對株洲市土地整治進行調查后發現,雖然政府層面對農村土地整治十分重視,但在農民往往對土地整治的認同度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多數農民對土地整治項目認識程度不高
調查發現,大部分村民對土地整治相關情況及政策不了解,部分村組只想通過承包土地整治項目來賺錢,一旦未爭取到項目,甚至會出現阻撓項目施工的現象。
(二)政府工作不到位,部門缺乏協調配合
首先是宣傳工作不到位,村民無論是對土地整治還是對美麗鄉村建設都缺乏認識;其次是部門配合不到位,有些鄉鎮村因為涉及到自身利益,不配合國土資源部門開展土地整治;最后是部門協調不到位,國土資源部門開展農村土地整治,除了平整土地之外,還會進行村組道路的修繕,水利設施的興修,農居點的規劃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由于各單位之間缺乏交流溝通,有時會出現重復建設現象,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三)缺乏相關配套產業
目前的農村土地整治,還多局限于幫助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為美麗鄉村建設“輸血”,而很少涉及發展集體經濟和非農產業發展,不能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導致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鎮,不利于統籌城鄉發展。
四、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村土地整治實施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促進村民正確認識土地整治
利用地球日、土地日等契機,專題開展農村土地整治的宣傳活動。國土資源部門也可以在村民申領集體土地使用證的同時,發放土地整治的相關宣傳資料,使農村土地整治的相關知識深入人心,從而有效減少土地整治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阻力,降低土地整治項目后期維護的難度。
(二)加強政府領導,協調各單位工作
美麗鄉村的建設需要由縣級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牽頭組織,國土、水利、電力等部門及鄉鎮人民政府配合開展。要統籌協調各單位部門的工作,加強部門間溝通,建立目標責任機制,實行項目實施前審查、實施中監管、實施后倒查的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并與部門年終績效考核掛鉤,避免各單位之間各自為政,獨立實施項目,造成資源浪費。
(三)培育非農產業和集體經濟
美麗鄉村的建設,并不是幫助農村修建了基礎設施,建立了高標準農田就完成了目標,而要為農村創造良性可持續的發展條件,增加村民的收入。可以依托農村土地整治項目,因地制宜地建立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專業化農業合作社、特色農產品加工和生態養殖業等現代農業。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消化,解決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
【參考文獻】
[1]張永剛等.美好鄉村建設背景下土地整治調查與分析[J].池州學院學報.2016,6(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