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艷
【摘 要】多媒體網絡的廣泛應用及校園網的普及,為在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改革英語教學,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開辟了新途徑。筆者分析了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 ,提出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多媒體網絡;高職英語教學;新模式
0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東西方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加,跨國家、跨民族和地區間的跨文化交際也日益頻繁。因此,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人際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多媒體網絡的日益廣泛應用及校園網的普及,為多媒體網絡外語教學環境下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開辟了新途徑。網絡是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網絡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學等方面的信息,通過網絡搜索可以快速查找相關網頁,獲取所需的知識和信息。因此,大學英語教學要充分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則,利用多媒體網絡的技術優勢,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與交流的環境和氛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大學英語教師應從加強文化導入入手,創造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培養和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1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由于舊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制約,學校把考試成績好壞作為評估教學質量的主要內容,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學習方法的培養,養成了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等不良學習習慣。尤其是高職院校大學生,他們在高中階段英語成績較差,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有些人甚至產生英語學習的“焦慮癥”。同時,學生處在封閉的語言學習環境里,無法充分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和文化背景,缺乏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和機會。因此,高職院校大學生缺乏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普遍偏低。網絡環境給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大量的音頻、視頻資料和文化信息。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充分發揮學生自身潛力,提高英語學習成績和自主學習能力。
2 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的新模式
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和學生語言實踐的主要陣地。網絡自主學習則是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高效學習模式,使英語的教與學“不 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朝個性化學習、自主式學習方向發展”(《課程要求》,2007)。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以課堂為依托,使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融為一體,在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能力的培養,體現“英語教學是實用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與英語課堂有機結合,達到最佳英語教學效果 教學可以通過以下模式進行有機整合。
2.1 擴大語言輸入,增強直觀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語言教學和文化滲透聯系起來,結合教材內容將西方的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民族心理等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教學內容,提高綜合的語言文化修養和跨文化意識。利用多媒體網絡的立體功效,將與教材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以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影視、網絡視頻資源等背景知識滲透到教學中,直觀形象地剖析教材中的文化內涵,擴大語言輸入范圍與內容,挖掘中西文化異同,提高綜合語言素質,在習得語言的同時拓寬文化視野,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跨文化交際意識。網絡信息技術將視頻、圖像、文字、音頻等多種形式的信息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使語言學習資源更豐富、更簡單,激發學生學習語言及西方文化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超鏈接,豐富教學內容,創設語言輸入環境,營造英語學習氛圍。通過鏈接獲取相關信息,幫助學生理解該詞匯運用的語言環境和社會環境。通過形象的視頻、圖片等影像資料化抽象為具體,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望,感知學習內容。
2.2 擴大語言輸出,增強實效性
通過多媒體網絡進行英語教學可以超越時空局限,把語言學習和文化習得有效結合起來。依托多媒體網絡的豐富資源,教師可以結合語言教學內容,設計生動、活潑、形象的語言學習情景,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出機會,隨時隨地進行跨語言及文化交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提供的大量信息與課本教材相結合,制成課件、微課等,模擬仿真的環境進行聽說訓練,增強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利用網上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化學習資料,如《走遍美國》、《老友記》等視頻,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交際情景中,獲得英語語感。利用提供的語料進行角色扮演或戲劇表演等交際活動,促使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情感,體驗英語語言文化的魅力和藝術感染力,增強對英語語言文化的吸收,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調動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2.3 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對外部知識信息的被動接受或吸收”(何克抗,1997),為開展網絡自主學習的提供了科學依據。教師可以通過布置網上作業,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英語學習資料、文化背景知識等方式,如英語同義詞辨析,人物介紹等,培養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積累豐富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擴寬自己的視野。指導學生在多媒體網絡機房以上機自學為主,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聽、說、讀、寫、譯的訓練,促使各項技能全面發展。網絡資源下英語自主學習是一種人機互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進一步學會如何學習。學生通過網上自主學習,接受大量的語言輸入、輸出。人機交流和人際交流的有效結合,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網絡,收看英文電影、電視劇、收聽美國之音、英文歌曲等,充分利用網絡英語學習資源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語言修養和文化素質。還可以引導學生網上閱讀西方英語文學作品、報刊雜志和時事評論等材料,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實地體驗和感受西方文化。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大賽等,使學生了解英美文化的相關知識,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隨著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校園網的普及,網絡成為大學生學習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多媒體網絡英語教學過程中, 不但要注意英語語言教學,而且要加強語言文化知識的滲透,努力營造學習和交流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增強他們的跨文化意識。大學外語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有效組織并引導學生緊緊圍繞教材,發揮多媒體網絡優勢,使學生獲取更多的英語知識和語言信息,提高英語語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教育技術研究,1997(1).
[3]劉學惠.跨文化交際能力及其培養:一種建構主義的觀點[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1).
[責任編輯:田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