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穎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小學生需要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共同發展。介紹了現階段對于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育的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其效率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育;教學效率;演奏練習
合唱教育之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帶給小學生音樂熏陶,讓小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體會團結協作的樂趣。學習合唱能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情操,能豐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能給小學生帶來良好的影響。所以,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十分重要。
一、目前對于小學合唱教育的期望
新課標明確地將美學教育提上教育日程,在小學階段,合唱教育作為美學教育的重要形式,新課標提出了以下要求:
1.合唱教育要以審美為主要內容
新課標規定,合唱教育要通過課堂合唱教育提高小學生在合唱中的參與度,保證每個小學生都能參與合唱教育,還強調在合唱課堂上運用充分的情感教學讓小學生體會音樂的美感,還要讓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合唱,從而達到讓學生主動學習合唱以及培養小學生審美水平的目的。
2.展現合唱新的含義
作為小學美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小學合唱教學是小學生感受音樂和欣賞音樂的重要途徑,也是小學生音樂表現的重要訓練方式。通過合唱教育,要讓小學生獲得美的感受,提升學生的藝術氣息,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從而形成良好的協作精神,促進小學生世界觀的形成。
3.合唱要達到音樂教學標準
所謂的音樂教學標準,就是讓小學生在合唱教學中了解和學習多聲部發聲,在合唱中形成與人協作的能力,通過合唱學習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和音樂創造才能,還要讓學生形成敢于表現的性格,最終樹立良好的“三觀”,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提高小學合唱教育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國合唱教育并不完善,甚至在許多地區根本沒有合唱教育,我國合唱教育還存在體系不完善、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設施落后、教師資源不足等問題。為了改善現狀,要嚴格實施以下措施:
1.激起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
興趣作為學生學習合唱最原始的動力,在促進合唱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采取措施提高小學生學習合唱的興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提高興趣:第一,給學生提供更多聽的機會,要讓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中提高興趣,要經常給學生播放優秀的適合小學生的合唱曲目,也可以播放合唱視頻,還可以在學生面前表演合唱,讓學生了解合唱,喜歡合唱,如,在課余時間用教室的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合唱歌曲或合唱比賽視頻;第二,要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改善師生關系,老師可以在課上多與學生互動,如帶領學生一起做準備活動,一起放松聲帶、練習發音,讓老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發揮老師的帶頭作用;第三,可以運用多樣化的練唱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運用并駕齊驅、先入為主、聽唱結合、重唱、輪唱等合唱方法吸引學生興趣,如在教《小鳥小鳥》時,先讓學生熟悉旋律,然后再運用以上方法進行合唱練習。
2.采用多樣化的輔助教學
輔助合唱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首先講的是利用樂器進行輔助教學,運用樂器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掌握較難的音準,解決合唱中的音準問題,如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鋼琴伴奏或用豎笛、口琴等樂器輔助;其次,老師在合唱教學過程中輔助學生,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輔助練習,如老師先唱一聲部學生唱二聲部,逐步放開讓學生獨自完成一二聲部的合唱;然后,可以在合唱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情境,讓學生分角色演唱,就類似于歌劇表演中的分角色表演;最后,要把握好合唱教學歌曲的難易程度,根據學習階段不斷地調整難度。通過以上輔助方法,一定能提高小學合唱教學效率。
3.持之以恒,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
我們都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要想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還得靠學生長期堅持。老師要在課堂中教給學生科學的發聲方法、訓練方法,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合唱方法,并用自己飽滿的教學熱情去感染學生,點燃學生學習合唱的激情,讓學生長期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合唱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提高合唱教育的有效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還要通過課堂教學和課余練習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效率。要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監督學生長期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審美水平,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娟.小學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2013(11).
[2]楊燕.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合唱教學[J].學園,2015(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