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龍
摘 要: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微課教學常常因為缺乏資源和應用不成熟,因而其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在此背景下,對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開發應用微課資源進行闡釋,以期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微課資源;作文教學;開發與應用
由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我國也開始大力推行新課改,基于此背景,逐漸產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其逐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得到充分應用。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微課,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一、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
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一般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小學生尚未建立對應用語言文字的全面認知,缺乏豐富、深刻的生活感悟。在寫作時難以結合所寫的內容產生聯想與回憶,一些是拿出經典范文、經典句型進行拼湊,一些是絞盡腦汁胡亂拼湊的。如果經常發生此類現象會削弱學生的習作興趣,會對其作文學習產出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其將來為語言文字學習奠定基礎。因此,通過開展微課教學能有效改善這種現象,這是由于微課自身就是通過圖像、視頻等方式在短時間內使學生深刻理解某一件事情,通過這一方式能使學生在學習作文中對話題展開思考和理解。同時多媒體結合了小學生的特點,容易激發其積極思考,改善對作文學習的看法和態度。所以,教師必須努力開發和應用微課資源,在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由于微課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因而首先必須明確其教學重點,優先突出教學的重難點。
二、微課資源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分析
1.以語文教材的內容為基礎
由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了大量優秀的文選,因此,教師在對微課素材進行設計時,應當充分利用這些美文,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特別是教材中有較多生動的語句,對人物的動作與形態進行生動刻畫,描述其心理活動,并對環境與季節進行詳細描述。因而,教師必須總結和設計各種不同類型的素材,通過音視頻、情境與圖片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知。
2.有效營造真實的情景感受
小學教材中關于自然與人物的描寫不計其數,但是因為小學生資歷較淺,經驗不夠豐富,不能全面地感知身邊的人和事物,因而,在寫作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只能限制在傳統范圍的信息上。因此,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制作微課,全面地展開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自然美景、季節交替等景象,使學生從另一視角了解生活與自然,感悟春天的花開、夏季的蟬鳴、秋天的落葉和寒冬的飄雪……使學生對大自然的美有更深刻的認識,顯然也包含感悟人物的特征。教師在播放這些畫面中可添加合適的音樂,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營造真實的情景體驗,利用該種方式能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使其傾向于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加強作文微課與活動視頻的結合
在小學教育時期,學生還停留在童真愛玩的年齡階段,對戶外活動較為喜愛和好奇,同時,學校大多數注重開展校園活動。比如,小學生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通過豐富的形式與校園活動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課外活動更加多元化,增強學生的班級榮譽感,提升其團結協作能力。對于微課的制作,教師必須在教學素材中融入生活片段,以微課的形式展現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尤其是要重視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使學生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進而增強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比如,在舉行拔河比賽中,教師可拍攝學生的活動現場實況,便于學生在課堂上回看當時的比賽場面,特別是觀察現場人物表情、動作以及內心的心理活動,經過仔細深入的觀察,讓學生更生動、形象地描繪現場活動。將作文微課與活動視頻有機結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作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其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更貼切。通過這一和現實生活相貼近的方法,能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
4.確保作文微課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和適用性
教師在確定微課資源時必須和學生的實際情境與教學需求相結合,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調整微課資源,通過微課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作文微課中積極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針對當前現狀而言,小學作文中缺乏足夠的微課資源,因此,教師必須做出積極努力,展開研究與探索,有效結合微課視頻與語文教學資源,同時科學搜集和整理相關的微課資源,構建微課數據庫,利用數據庫平臺強化教師間的交流和共同,進而在作文教學中充分利用微課資源,并進一步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而言,微課能促進小學生盡快加深對某件事、某方面內容的認知,提高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所以,教師必須對應用微課資源給予高度重視,掌握在實際教學中如何選擇和運用微課資源。
參考文獻:
[1]張雪松.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開發利用微課資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6):120.
[2]單金麗.語文作文素材積累的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5(2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