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軍
【關鍵詞】 數學教學;解決問題;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6—0075—01
一個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不止一種,教師要指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從不同的方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多樣化的教學能幫助學生建立全面、創造性的思維,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那么,如何實現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呢?
一、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是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相對封閉,例題大多單一定向,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落后,不利于學生開拓性思維的培養。其次大多數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注重的是解題技巧的講授,忽略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再次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從解決問題多樣化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缺乏主動探求和思考的意識,只注重常用解題的方法和結果,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實現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
1. 創設合理的情境啟發學生思維。數學是與我們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學科,很多地方都需要運用數學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們充分體會到數學學科的實用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能力。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商品買賣、路程時速、中獎概率等等,教師可以挖掘這些素材,將其融入課堂,引導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
以“兩步計算解決數學問題”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上的例題引入兩步計算的概念,也可以聯合班級舉辦的節日慶祝活動,讓學生討論舉辦慶祝活動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并列出商品價格列表,讓學生們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可以思考:“買三張彩紙和一瓶膠水需要多少錢?”“用100元購買五張海報和十條彩帶夠不夠用?”等問題。實踐證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會激發其解題熱情,促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2. 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以小組為基本形式,適時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使其學會多種解題辦法。
例如,在進行“10以內乘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告訴學生做好預習工作,思考自己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進行計算。學生們在課下經過自己的思考可以掌握一種自己熟悉的計算模式,而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想法。有些學生使用幾個數相加的辦法,有些學生使用乘法口訣,而幾個數相加則又有兩種情況。通過相互討論,學生對所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而教師可以選出幾個計算方法不同的代表來闡述自己的想法,并結合一定的實際背景來強化教學內容。在交流之后,教師進行總結。實踐證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以及與他人的合作,不斷反思總結,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還提高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3. 通過實踐操作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不僅僅要教會學生課本上的基礎內容,還要注重學生開拓性思維和邏輯性思維的培養。小學教育是學生成才之路的基礎,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接受程度,為學生設定一些富有生活趣味與挑戰性的題目,讓學生體會學習的興趣,并且促進思維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計算物體體積”一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從自己家中帶來一些形狀規則的物體,通過測量來計算物體的體積;也可以讓學生找出一些不規則形狀的物體,如雞蛋、土豆或者實心小球等,以探索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加強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尋求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