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娟
摘 要 全媒體時代,電視產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巨大的挑戰。電視節目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局勢中突圍,除了需從電視節目主題、類型、內容、方式等方面實現創新外,還需要配置風格化、專業化的節目主持人。目前,影響觀眾是否收看某檔節目的因素,不僅有電視節目本身層面的因素,還有節目主持人層面的因素,人們越來越關注節目主持人的主持藝術、策略和技能。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專業素養、藝術策略和技能高低,成了當前衡量一臺電視節目質量好壞的重要標準。為此,基于全媒體時代背景,研究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電視節目;主持人;專業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05-0166-02
在新形勢下,為發展繁榮廣播電視產業,提升廣播電視產業節目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培養新型的節目主持人,提升主持人專業技能、素養及藝術等至關重要。
1 概述
1)全媒體時代。全媒體時代帶來傳媒業的全面繁榮。在全媒體時代下,媒體涵蓋的內容面愈加廣泛,傳播方式愈加多元,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二者的整合愈加快速。即全媒體使公眾接收、了解訊息趨于快速化、全面化。
2)電視節目主持人。電視節目主持人指的是在電視節目傳播過程中負責溝通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橋梁”。電視節目主持人一般包括兩類:一是集采、編、審、播于一身的主持和負責人;二是僅承當出場主持職責的節目主持人。本文所研究的對象為后者。
2 電視節目主持人專業素養不足的表現
第一,專業水平不過關。從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整體業務素質來看,當前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專業水準不過關,主要有:主持人的語言不過關,影響主持的整體效果;主持人隨機應變能力不高,套路化、機械化的主持方式,毫無新意;存在低俗化的現象,主持人的個人形象和品位不端莊、不高雅,易招來觀眾的反感;第二,自我認同出現偏差。受互聯網“星文化”的影響,當前社會普遍將電視節目主持人當成是“明星”來追捧。特別是一些收視率較高的電視節目節目主持人,本身就有了一堆忠實的粉絲爭先追捧。于是,一些已有名氣或者即將踏入主持行業的主持人,在自我認同和身份定位上,便漸漸模糊起來,其中部分更是滋長了盲目、自大的心理。更有甚者,出現了一些只為追名逐利,絲毫沒有職業道德的人加入到主持行業,影響電視節目主持行業人員整體的質量和素質;第三,創新意識和能力不足。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不強是當前節目主持人主持專業素養不足主要表現。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主持人風格保守、單一,千篇一律。近些年,隨著電視節目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電視臺要想在電視節目市場中占據大份額,就必須區別于其他電視臺的特色,積極挖掘和創新出新的靈感。主持人作為電視節目與觀眾之間的重要聯通者,積極開發主持人身上寶貴的智慧和能力,不僅能夠避免節目與其他趨同,而且還有可能創造出新的熱門節目。為此,培養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創新精神至關重要。
3 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主持人需具備的素質
第一,思想道德素質。全媒體時代帶來媒體產業的快速、繁榮發展。受眾通過電視、網絡、報紙、廣播等各類媒體,可以輕松、便捷地獲得訊息。作為全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眾多媒體中的重要分支,電視節目在當中所發揮的作用及所要承擔的責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弘揚社會良好風氣和正能量方面,更是如此。為此,作為黨和國家的“傳聲筒”,電視節目主持人必須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做到在政治上堅定,在思想上自覺,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注重言行,彰顯道德修養,率先垂范。第二,專業素質。在任何時候對任何行業而言,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是其執業的基本資格,也是必需硬件。全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行業更是如此。播音主持專業內容豐富,涵蓋眾多。主持人除了需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外,還需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以及一定的綜合能力,只有做到多方面有機結合,協調發揮,才能使主持深入人心。第三,豐富的學識。播音主持行業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在全媒體時代要求電視節目主持人不僅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一專多能。因為在全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主持無論是稿件體裁,還是節目主題、內容,往往涉及各行各業、各方各面,體裁眾多、內容各異,這就要求主持人需具有豐富的學識與深厚的文化修養。第四,靈活的應變能力。臨危不懼、臨危不亂是一名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要求。全媒體視域下的電視節目主持內容愈加豐富,受眾學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知識面、見識面也愈加廣泛,因此對電視節目質量及主持人的素質要求也變得更高。在此背景下,一旦在電視節目主持過程中出現突發狀況,為有效處理突發危機,同時處理好受眾情緒,則需要具有靈活應變能力的主持人在突發狀況下引領大局、解決危機。
4 基于全媒體時代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培養策略
1)提升培訓水平,嚴把主持人標準關。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在給電視節目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巨大的挑戰,倒逼電視節目在求新、求精、求變之余,更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與挖掘。針對前文提到的部分主持人專業素質不過關、專業能力低下的問題,解決之道在于嚴格電視節目主持人準入標準,禁止一些素質、能力不足的人員魚目混珠。為此,在主持人培訓方面,要加大師資力量的投入,提升主持人培訓教師的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同時,負責培養主持人的教師自身也應當具有一定的主持經驗,若是由只會理論而缺少主持實踐經驗的教師培訓,只會是“紙上談兵”。故而,既要提高主持人入職門檻,把好行業準入關,又要加大主持人培訓師資建設,以高素質、高技能的教師培訓隊伍,打造出一批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2)注重專業化的培養。回歸“受眾本位”是全媒體時代下電視節目發展的趨勢和要求。以受眾為本,則需要不斷提升傳統電視節目文化內涵,提升主持人的專業度。對此,應注重主持人的專業化發展:一是要注意加強主持人語言形象的培養,使主持人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即要加強專業訓練才能達到吐字清晰、語音標準、發音自然、語調親切的語音基本要求,同時主持人還需要具有語言的幽默、表達的流暢、停連重音的把握等外部技巧。在專業素質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對電視節目的認識和了解,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語言創作靈感,從而合理調度和把握主持的語言和節奏,進而有效渲染節目的氣氛。二是要注意加強主持人道德水平的提升。電視節目主持人作為電視節目信息的主要傳播者,構成其專業素質還包括道德層面的內容。具體而言,主要包括職業道德和個體人格道德。當前的電視節目市場越來越需要敬業精神和人格品質。加強主持人專業素質的培養不僅要提高他們的主持能力,比如語言表達能力、駕馭能力及應變能力,還要求電視節目主持人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用真善美去親近觀眾、感化觀眾。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播音主持行業,培養和檢驗一個主持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實踐。過去在播音主持人培養方面偏重的是理論知識,這在全媒體時代儼然無法適應和滿足市場需求。全媒體所帶來的不僅是信息傳播形態的轉變,更是信息傳播方式的轉變。其要求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相關方能夠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一定的溝通與互動。而培養電視節目主持人與觀眾溝通、互動能力的最佳途徑就是將理論與實踐教育相結合。毫不諱言,在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培育上,實踐練習是主要途徑,也是最佳捷徑。通常,播音主持人實踐練習的主要形式是仿真模擬,即模擬主持現場,讓其做現場發揮。通過仿真模擬練習,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呈現出主持人的能力、風格、個性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等;另一方面還能夠幫助其查找自身不足,使其在今后的學習、練習過程中,能夠找準不足、對癥下藥。
4)以市場為導向進行針對性地培養。全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市場呈現出受眾老齡化及依賴程度降低的態勢。出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新媒體的興起所帶來的超細分服務以及新媒體所具備的優質的傳播效果。為此,在培養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應當準確把握市場脈搏,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培養策略,將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專業、風格、形象等塑造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達到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個性與特點與電視節目二者的高度契合,在滿足節目主持效果的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主持人自身的個性、特點,進而打造出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電視節目,滿足廣播電視產業未來的發展需要。
5 總結
在全媒體時代下,衡量一臺電視節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持人的技能策略和綜合素養。針對當前電視節目市場的發展現狀,主持人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主持人的專業性和藝術性是左右電視節目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為此需要結合具體實際認真分析電視節目市場發展中對主持人的要求,加強主持人專業素質的培養力度,提升他們的人文修養,強化其創新主持模式的能力,以此來促進電視節目主持人實現專業化發展,有效推進電視節目市場的繁榮。
參考文獻
[1]曾志華.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2]盧彬,曉橙.感悟與升華——節目主持人素質修養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