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海蘭
【關鍵詞】 物理教學;第一輪復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06—0111—01
一、抓綱務本,全面復習,夯實基礎
在第一輪復習中,著重抓綱務本,以章節為單元系統復習,注重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綜合性,建立以章為單元的知識體系,解決知識覆蓋面,在廣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點,過好基礎關。采用自學、講練、點評的方式,以講為主。
1. 對概念的講解,首先應使學生對概念的內涵真正理解。其次,對概念的真正掌握還要講清楚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適用范圍是否明確,能否正確運用。
2. 對規律的講解,要針對學生在掌握和運用規律時存在的機械套用現象,對癥下藥。要講清規律的來龍去脈,完善對規律的認識,深刻理解定理、定律的物理意義。
3. 講清對定理、定律應用的思路。
二、講練結合,精選習題,內容過關
“練”要與講的內容緊密結合起來,要“練”每一知識點容易出錯的地方。實踐證明,通過有目的地練習,能澄清對概念的模糊認識,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類型題目的解法,并經過針對性練習的基礎上進行的,要講在點子上,講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講對概念、公式、規律的片面認識,講練習中得出的規律、方法。
經過自學、講練之后,設置單元過關試題,考評、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運用情況。單元過關后要重在評,通常采用講評方式,一是以試卷存在問題歸類講解,二是按知識歸類講解。不論采用什么方式,都要抓好講評后的補償練習。
三、緊扣教材,以理論知識為主導
首先正確處理課本與復習用書的關系。每年的高考題都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有相當一部分考題立意來源于課本。復習時應緊扣教材,做到不遺漏一個知識點,準確把握考綱要求,使學生熟知教材所有知識。其次處理好課本習題與課外習題的關系。課本習題(例題、練習題、習題、復習題)對鞏固所學知識、深化概念有很好的作用,復習時要注意研究,充分利用。同時還要分析課本每個知識點涉及的技能技巧是怎樣在這些習題里反映出來的,僅靠課本習題是不夠的,還應研究課本習題在鞏固概念、規律方面還有哪些應用。在此基礎上,選編適量的練習題加以彌補。最后要以理論知識為主導。從認識論的觀點來看,學生學習過程是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總復習過程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再認識的過程。再認識過程絕非認識過程的簡單重復,而是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對于中學物理來說,學生的學習是從主現實驗入手的,絕大多數概念、定理、定律都從實驗中總結出來的。這既符合認識規律,也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
四、因材施教,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1. 講究方法,提高效益。可以采取兩步走的方法:第一步是利用課堂面向全體學生授課;第二步是利用活動課時間成立學科育尖小組和補弱小組。對學習好的學生通過講座拓寬知識面,同時加大練習題的難度和深度,解決“吃不飽”的問題;對學習差的學生針對面上的薄弱環節,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類型題目的解法,解決“吃不了”的問題。對弱科學生做到四“多”,那上課多提問,自習多過問,作業多批改,課外多談心。
2. 循序漸進,注重層次。高三復習要有層次,要循序漸進,不能強求一步到位。在復習時分三個層次:第一,全面系統復習所有知識點,完成記憶任務,初步掌握各單元知識結構,著力培養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基本能力;第二,使基礎知識形成網絡結構,培養學生靈活、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第三,完成高層次、更大范圍內的知識內在規律的揭示,掌握高中物理知識的全貌,完成知識濃縮,使學生達到熟練掌握高考內容要求的目的。
3. 抓好落實,克服遺忘。在復習中注意抓好四個層次的復習:①課堂上復習某一知識后及時做跟蹤練習,每堂課留下5分鐘讓學生回憶當堂學習的要點;②每天晚自習讓學生先回憶當天的學習內容,再完成深化課堂知識的習題;③星期天自習讓學生寫學習小結并完成每周一練習題;④每月要求學生檢查周學習小結情況。為了克服遺忘,讓學生進行重復記憶。這樣多次復習鞏固,層層深入,使學習的內容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