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敏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有效課堂的構建成為了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從有效初中地理課堂的內涵出發,重點探究了新課程背景下有效初中地理課堂構建的科學方法,期望能夠為初中地理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 初中地理 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123
初中地理是一門基礎文化課程,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環境識、掌握地理技能、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的重要途徑。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說,初中地理課程包含了較為豐富的內容,其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能夠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根據新課標改革與發展的要求來看,初中地理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地理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有用的知識。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不僅是學生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進步與時代發展的需要。
現階段,初中地理的課堂教學經歷了新課程改革,實現了多方面的突破和發展,尤其是在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習的學習模式方面,然而,從現有的地理教學實踐來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從而極大地妨礙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使得地理教學難以有效地開展。因此,針對初中地理教學的不足,教師要主動探究構建有效課堂的科學方法,切實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有效初中地理課堂構建的內涵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最主要形式,也是學生獲取學科知識的主要途徑,這里的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指課程教學,而是包括了教學內容相關的所有教學活動,其中,有效的含義是指通過教師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知識水平能夠得到切實的進步。因此,有效的初中地理課堂,即是指教師的初中地理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地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學實踐中獲得知識的豐富和能力的成長,從而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優秀學生,掌握相應的地理學科知識和技能,并且實現人格、學科素養、綜合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二、構建有效初中地理課堂的科學方法
為了構建有效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師要主動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轉變傳統的教學角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成為教學的引導者和啟發者。同時,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特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深入詳細地進行課堂教學的研究,從而探究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推動有效初中地理課堂的構建。
(一)注重課堂導入的設計,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從地理學科在初中教學體系中的地位來看,由于其在考試中的分值不高,因此在課程時間的安排上往往存在不合理之處。在很多學校都存在這種情況,地理課常被安排在學生精力相對難以集中的時間,例如下午第一節等時間段上,從而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進而妨礙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由于學生本身對于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不高,學生難以達到課堂學習的要求,經常出現走神和打瞌睡等現象。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集中精力,感受到地理學科的趣味性,從而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這就需要科學合理的課前導入。
從課堂導入來看,其關鍵在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從而營造出活躍的學習氛圍,為有效課堂的構建創造條件。具體而言,課堂導入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導入方式在不同的情況下的效果有所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來選擇和設計導入方式,盡可能地采取新穎有趣的導入方式,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的求知渴望。從實際的教學來看,通常所使用的課堂導入方法包括:故事導入法、游戲導入發、時事熱點法、圖片導入法等等,教師要靈活運用各種各樣的導入方法,設計出科學有效的導入方案,切實推動有效課堂的構建。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為有效課堂的構建提供支持
從地理學科的教學內容來看,地理知識的內涵十分繁雜,涉及到多方面的地理規律、地理概念、地理圖像等等,要求學生進行理解和記憶的內容非常多。因此,教師應該立足于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相應的教學內容,采取高效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依據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重點總結了下面這些有效的教學方法。
第一,多媒體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核心理念在于合理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地理學科本身涵蓋了多方面的教學內容,而傳統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很難滿足教學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在圖像的展示和規律的講解方面,多媒體教學能夠發揮出重大的作用,它可以通過視頻資料、圖像展示、數據分析等等方式,讓抽象概括的教學內容轉變得形象具體,增強學生對相關地理規律的認知。例如,在講解《地球的運動》該內容時,學生會對地球的公轉、自轉等運動存在疑惑,而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地球運動的過程和規律,便于學生對其中的地理規律進行總結和歸納,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第二,問題教學法,這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通過合理地設置問題,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對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加以理解和分析,并且推動學生獨立思考和深入探究,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在不斷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也會得到增強。
第三,情境體驗法.根據初中地理的教學內容,圖像和聲音都能夠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了解,而這些正是構建科學教學情境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也十分重要,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對地理現象能夠有更深的印象,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推動有效初中地課堂的構建。
第四,合作學習法。合作學習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尤其是語言表達、討論交流、解決沖突等方面,這些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至關重要。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選擇適應合作學習要求的內容,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
教師能夠采用的教學方法還有很多,包括角色扮演法、課外教學法等等,教師在有針對性地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的同時,一定要把握構建有效課堂的核心目的。
三、結束語
地理教學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學科,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出發,構建有效的初中地理課堂是十分關鍵的。因此,教師要深刻地理解有效課堂的內容,采取多樣化的科學教學方法,通過不斷地探究和努力,切實推進有效初中地理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