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怡靖++羅霞++車思雨
摘要:近年來,隨著關愛社會殘障人士的意識的提高,全盲人口家庭的幸福感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關注和議論。本文通過網絡問卷、實地訪談的調查方法,就全盲人口家庭生活的現狀與問題,以及相關地方殘聯對全盲人口家庭的政策與福利進行了調查研究,旨在了解全盲人口家庭如今的真正需求。
關鍵詞:全盲人口家庭;幸福感;訪談;現狀
幸福感是指人類基于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而幸福感的高低,在衡量人們生活質量時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
作為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中國盲人的生活問題無法忽視。而現如今,在多數全盲人口家庭能夠滿足溫飽時,全盲人口家庭的經濟、就業與教育等情況依舊面臨或多或少的困難。這些全盲人口家庭的生活狀況與其家庭的幸福感密切相關。因此,關注全盲人口家庭的幸福感已經刻不容緩。
一、調查方法及內容
(一)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方法主要采取不記名形式的網絡問卷調查以及對路橋區全盲人口家庭和殘聯的實地訪談,使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典型性和準確性。共計發放問卷426份,共有426人次填寫問卷;以及對路橋區17戶全盲人口家庭以及路橋區、金清鎮殘聯進行了訪談。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問卷設計合理、內容豐富詳實,采用單選題九道,多選題三道,簡答題兩道的形式,通過科學、直觀的數據,反映當地的真實情況。
本次的訪談分成對盲人家庭的訪談和對當地殘聯的訪談兩個部分。通過面對面訪談的形式深入盲人家庭,真實地了解其幸福感現狀;通過對殘聯相關工作人員的訪談總體上把握路橋區盲人家庭的幸福感現狀。
二、訪談結果
1.與殘聯的訪談結果
通過對相關殘聯的訪談,我們了解到,盲人家庭較為和諧;同時盲人家庭遇到困難并直接向殘聯尋求幫助的情況較少。而殘聯對于盲人家庭除了殘疾人保險以外還具有額外的補貼,依視殘障等級進行分發;同時,路橋區殘聯除在平時也會進行一些盲人的技能培訓和舉辦特殊的盲人活動。
2.與盲人的訪談結果
與幾位盲人之間的訪談也讓我們了解到盲人家庭現在的生活都較為平淡,生活比較安穩,家庭成員主要是直系親屬,遇到困難時,也經常會有好心人提供幫助。其經濟來源除了個人勞動所得以外主要是國家政府補貼。盲人之間也會經常組團外出游玩來增加樂趣。
三、全盲人口家庭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全盲人口家庭現狀
1.全盲人口家庭現狀
(1) 盲人家庭的經濟方面幸福感較低
①路橋區盲人家庭的經濟幸福感情況。經濟情況是影響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盲人家庭的經濟來源以個體經營所得與政府相關補貼為主。雖然路橋區的盲人家庭經濟狀況大部分處于小康狀態,甚至有小部分家庭的經濟狀況為富裕,但是其家庭的經濟狀況和家庭幸福感仍明顯低于路橋區整體水平。
②盲人就業情況是盲人家庭經濟幸福感的主要影響因素。當下盲人的就業情況不樂觀,經濟來源不穩定。在當下盲人就業較為困難的情況下,推拿是這一群體的主要就業途徑,而從事其它行業的人數所占比率不到這一群體的3%。[1]
③政府補貼無法大幅度提高盲人家庭的經濟幸福感。政府補貼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完全保障盲人家庭的生活。為促進盲人就業率,政府對于個體經營的盲人實行稅收減免政策。同時當地政府每月按情況不同而給當地盲人給予一定的補助。
(2) 盲人家庭的家庭方面幸福感較高
①盲人家庭的組成情況對盲人家庭家庭幸福感具有較大的影響。根據訪談結果和問卷結果,路橋區的盲人家庭組成一般與正常家庭一致,大部分為兩口之家和三口之家。由于自身條件關系,夫妻雙方一般都為盲人,且大部分的盲人家庭生活和睦。
②盲人家庭的生活情況與盲人家庭家庭幸福感密切相關。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盲人家庭的生活一般較為平淡樸素,同時,由于教育資源缺乏等多方面原因,盲人家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而其孩子也可能無法受到十分完善的教育。
③盲人家庭與他人(正常人)的交往聯系對家庭幸福感影響較小。同時,盲人家庭與其相關親屬的來往也并非十分密切,除特殊日子以外一般不會經常走動。此外,若出現盲人獨自外出打工的情況,其與他人的交流也會大幅度減少、組成家庭的困難程度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
(3)盲人家庭現困難較多,對幸福感指數影響較大
①經濟貧困情況嚴重影響盲人家庭的幸福感。貧困依舊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盲人家庭所面臨的最大困難。這一家庭的貧困率達到普通家庭的兩倍,脫貧難度較大,且部分全盲人口家庭無法滿足享受低保的條件,“一人致殘,全家致貧”的現象普遍存在,盲人家庭的生計問題遠未得到解決。
②盲人自身身體狀況是盲人家庭幸福感的一大影響因素。康復是很多盲人最迫切的需求。康復、治療之后,才能有更好的生活。目前突出的問題是盲人康復服務覆蓋率太低了,能得到基本服務的盲人比例非常小。而目前的重點康復項目的覆蓋范圍十分有限,很難滿足盲人的需要。
③受教育遇到的困難是盲人家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教育也依舊是盲人所面臨的一大困難。但進步的是,今年高考有了盲文試卷,并有特殊考生延長了考試時間,而當下的盲人孩子依舊需要更為公平的受教育的機會。
④就業情況不樂觀對盲人家庭的幸福感依舊有較大影響。目前,盲人就業依然存在受歧視的問題。許多人依舊認為盲人只能在特定的崗位上工作,其就業機會也較少。如今盲人的工作依舊是以按摩、推拿等為主,而關于盲人的就業培訓質量不及人意,有關的國家政策也較少。
2.殘聯等機構現所給予的政策與相關服務
(1)社會現有相關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涉及殘疾人權益保障的法律法規有50多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等,這些法律法規中對盲人的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等做了明確規定。在經濟補助方面,主要是補助金錢和物資,而補助金額的大小與地區和殘疾程度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異。
(2)社會現有公共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政府應為盲人參加社會活動創造條件,提供公共服務。路橋區政府的公共服務主要包括:一在國家舉辦的各類考試中,為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二開展和完善社區和社會福利機構、特殊教育學校等機構;三組織多類文體娛樂活動等方面。[2]
五、總結
全盲人口家庭的幸福感是體現他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通過分析臺州路橋區的全盲人口家庭幸福感,我們可以了解到這些家庭的生活狀況。而全盲人口家庭的幸福感依舊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只有從政府到家庭、從集體到個人每一部分都攜手同心,對他們真正做到關懷與幫助,才能提高全盲人口家庭的幸福感,改善他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肖麗琴,基于公共供求理論的殘疾人體育公共服務體系調查[C],第三屆全國殘疾人體育報告會論文集,2011:47-53
[2]石開銘、李繼武、郝芹、徐沖,殘疾人社會關注度狀況分析——以哈爾濱市為例[J],殘疾人研究,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