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生
摘 要:新課改就是課程改革與教學改革的整合并重。作為我們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教材內容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學方式的更新,所以我們不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課程內容、還要掌握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手段。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創設情境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以物質的結構、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運動變化規律為研究對象,具有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特點。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課堂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現象、事物、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物理現象、實驗等方法來刺激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起他們的創新意識。如在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筆者事先準備了一些常見樂器,讓學生觀察樂器發聲時出現的現象,親身體驗發聲的變化。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實踐性。如在“沸騰”這一節課中做了一個濕的紙盒放在點燃的酒精燈上不會燃燒的實驗;在“大氣壓強”一節課中做了一個把硬紙片放在裝滿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紙片不下落的實驗,使學生感到好奇,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二、教學中要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育體制改革的形式下,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樹立全新的觀念,突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要在學生發展的基礎上開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教師主宰著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差,走上社會后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新課程下,要特別重視物理教學的有效性,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科學素養與學習方法的培養和提高。教師鼓勵和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自主學習活動,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獲取更多的方法,鍛煉了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更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另外,教師要特別重視物理學習方法的教授,讓學生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量電阻》這一重點內容時,可開展小組探究活動,在小組討論研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在掌握歐姆定律的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切忌教師做演示實驗,然后學生模仿的教學形式。有效的教學形式,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教師物理教學的質量。
三、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加強演示與試驗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作為物理教學應該具有牢固的實驗念,切實確立物理試驗在教學中的位置,讓物理教學從觀察出發,在物理現象和分析中進行概念的建立、規律的研究、問題的討論。教學中,首先要重視演示實驗,多以真實、生動的演示實驗賦予學生豐富的感性認識。例如:教師在上初二年級《摩擦起電 兩種電荷》一節課時,教師一開課就給學生來個富有戲劇性的表演—演示實驗,并請學生認真看:教師先用綢子摩擦玻璃棒,然后將它靠近事先準備好的紙屑或羽毛,奇特的試驗現象讓學生發出驚嘆,“呀!羽毛、紙屑被玻璃棒吸起來了。“好奇的心理會促使學生更注意下面的實驗。這樣學生將會隨著注意的不斷深入,對所感知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欲解開實驗現象之迷的好奇心,去學好本節知識。其次,盡量讓學生參與實驗或演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思維。第三要想方設法,自制教具,根據教學需要增開一些演示實驗。例如,燒不斷的棉線、不沉的鐵球等。第四,課本中介紹的 一些小實驗小制作都是簡便易做的,如制霜、自制小桿秤、人造彩虹等,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做一做,通過這些實驗小制作讓學生充分體驗主動探索、合作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實驗創新能力。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不斷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機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在多媒體技術被越來越普遍的引入到教學課堂中去。利用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了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的場面。多媒體技術里面的音頻和視頻軟件可以極大的豐富了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形式,通過多種刺激吸引住學生們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從而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大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比如說,再講“壓力的作用效果”這一節課的時候,為了更好的給學生們分析壓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一段氣功師傅胸口碎大石的表演,然后表演之前問學生,氣功師傅的身上受到了哪些壓力,如果用鐵錘敲擊身上的石塊會發生什么變化?當學生們看到氣功師傅身上的石塊被鐵錘敲碎而師傅身體沒有受到傷害的時候,肯定會非常的好奇。那么,老師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講解影響壓力大小的因素。
總之,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去偽存真,推陳出新”,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爭取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積極的去探索出有效的教學之道,才能真正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再超.新課程新理念新模式——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 課外閱讀(中旬), 2011 (16)
[2]趙再樂.以生為本優化方法全面提升教學質效——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問題 - 快樂閱讀(上旬刊),2011 (11)
[3]郝潤鵬.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與方法探究 - 中國西部科技,2010 (20)
[4]郝杰羽.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J].學苑教育,2010(19).
[5]金炳紅.注重實驗探究教學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教學論壇,2010(25).
[6]張海燕.淺談游戲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