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事業是一個國家公民素質水平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為了能夠提升我國綜合競爭優勢,加強高等教育事業改革是必然選擇,有助于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人才。在高職教育中,作為專業型人才培養教育陣地,在法學教學中,專業設置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成效和人才培養質量。以往的高職學生法學教育中,由于教學體制、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等眾多因素的限制,導致實際教學中未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主動性缺失,難以積極投入其中,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成效偏低。由此,本文就高職學生法學教育進行思考和分析,從多種角度進行闡述,尋求合理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育 法學教育 法律人才 職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22-02
我國的教育事業在發展中,教育體制逐漸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學科教育在穩步發展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職教育的發展,呈現良好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教育面向現代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致使教育事業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已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單一專業人才教育,而是強調復合型人才培養,以此來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在高職院校法學教育中,為了可以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應該準確定位人才培養方向,把握發展機遇,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建立新時期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職法學教育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法律人才。由此看來,加強高職學生法學教育研究尤為必要,有助于為后續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一、創新教學內容,加強法律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同步教學
高職法學教育中,教學內容應該緊跟時代發展需要,創新和豐富教學內容,注重法律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同步教學。以古羅馬法律院校來看,為了可以培養知識淵博的優秀人才,結合法律課程開設了相關的雄辯術課程。法律學習內容相配套的則是辯論、演講和精讀等,通過一系列鍛煉形式來提升人才的雄辯能力[1]。高職院校法學教育中,盡管不像其他的普通高校法學教育那么高,學習內容那么廣泛,但是高職院校法學教育中,學生同樣需要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為后續專業能力培養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如果離開了理論知識的指導和支持,能力也就變成了無水之源。反之,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在反復實踐中能提升自身的法律專業能力,這樣才能依據法律法規去處理各項事務。所以,高職法學教育需要注重法律法規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牢記法律條款內容,能夠熟練應用法律內容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升知識運用靈活性。法律知識對于雄辯人才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可以在法律知識學習中享受其中的樂趣,升華思想,提升學習成效[2]。
法律法規知識講述中,高職法學教育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能夠根據實際教學需要,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培訓,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整合自身所學內容,獲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和理解。為了促使學生可以具備更高水平的法律事務處理能力,應該在清晰思維分析、判斷和推理中,尋求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案,說服相關人員依法行使,掌握更重法律文書的書寫規范,打下堅實的法學專業能力基礎[3]。高職院校法律教育中,學生需要具備一定從業輔助能力,可以借助公關能力和計算機現代化技術手段來收集、共享信息,協調多個部門工作開展,促使學生具備更高的社交能力,可以有效協調和處理人員之間的關系,在必要情況下,可以借助互聯網實現數據信息的收集、存儲和收發,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優勢整合資源,為后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持和保障[4]。
高職法學教育水平應該向普通高校看齊,相當于普通高校專科或是專科以上的學歷水平。而在當前我國高考大學生招生錄取中,更多的是在專科后加上高職,這樣導致很多人認為高職教育層次偏低,相當于專科。但是,這種思想十分陳舊、局限,國內有很多高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中,法律碩士、教育碩士,伴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優化,在未來可能出現更高層次的法學博士,成為與普通高校相同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培養教育基地。
二、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
高職法學教育中,應該堅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目標,迎合時代發展需要。謀求更高層次的專業方向發展。傳統的高職法學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較為陳舊,已經無法滿足實際教學需求,如何能夠進一步創新高職法學教學方法成為必然選擇[5]。在高職法學專業教學中,應該將學生專業能力培養貫穿于全過程,加強實踐和實訓教學比重,促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加系統化的職業能力訓練,在反復訓練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養成良好的專業素養。基于此,加強實踐教學是高職法學教育改革和創新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需要貫穿于法學教育全過程,促使學生可以更快掌握法學專業知識,具備更高水平的法學能力。高職法學專業學生由于教育特性,未來對社會的適應性較強,尤其是踏上社會工作崗位后,可以獨當一面,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有針對性加強法學教育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高職法學專業學生而言,這個環節占比較重,實踐性教學方法較為多樣,在實際教學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現場觀摩,組織學生法院旁聽。法學專業教學中,教師可以事先和建立合作關系的法院溝通和交流,對于一些較為典型的案例可以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幫助學生學習法律審判程序,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6]。一方面,學生通過切身感受法院開庭情況,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對于法院的陌生感,直擊法院全過程,運用自己所學法律知識自主判定案例,對比法院判決結果,促使學生可以更加熟練的應用法律知識。
其二,鼓勵低年級學生專業見習。專業見習主要是為了鼓勵學生能夠利用假期時間,前往檢察院或律師事務所等單位,查閱案件,熟悉辦案程序,更加全面的了解辦案程序和業務范圍等,在相關人員指導和幫助下,提升實際工作業務能力,加強職業認同感,激發對職業熱愛,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為后續學生學習和社會就業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和保障,提升人才就業競爭優勢[7]。
其三,組織實踐性較強的案例教學。在高職法學教學中,案例教學受重視程度較高,主要是由于法律職業實踐性決定,通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滿足法學教育實踐性教學目的,有針對性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實踐運用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吸收和借鑒國外優秀的教學方法,運用美國法學院校采用的案例教學法,在典型案件分析基礎上,結合法律概念,將專業的法律知識應用其中,或是采用問答式和討論式在課堂上組織交流。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方法來啟迪學生思維,或是學生提出問題來尋求教師的答疑解惑,對于存在爭議的地方可以在學生交流和溝通下解決,或是采用辯論賽的方式予以解決。這種問答式的教學方法實際應用效果較為突出,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主要是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鍛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通過豐富的案例引入,加強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打破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8]。
三、組織模擬法庭,積累實戰經驗
教師可以組織模擬法庭的方法,來加強實踐鍛煉,學生在接觸大量典型案例后,加上多次的法院旁聽,可以對法院案件審判有一定的了解和個人認知。通過組織模擬法庭的方法,促使學生可以親身感受法院案件判決氛圍[9]。此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教學成效較為突出,需要在教師完成程序法和實體法之后選擇運用,搜集實際生活中更加典型的案例,提升法律知識的掌握和業務能力。教師在位學生提供相應指導和幫助后,為學生預留一定準備時間,盡快熟悉案情后,全身心投入其中,如果遇到疑惑之處,可以尋求教師指導和幫助,或是自主查詢資料,在實踐中豐富知識儲備,提升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職學生法學教育中,應該注重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結合社會對法學人才的需要,有針對性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在大量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傅曉娟.淺議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法學教育中的運用問題[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3,11(5):72-74.
[2]王沛,宋風波.高職法學教育差異教學的思考和應用[J].教育與職業,2014,25(12):100-101.
[3]姚兵.高職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新模式探析——以法學情景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為例[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22(1):82-83.
[4]梅婕.高職院校學生法制教育特殊性問題研究-以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為例[D].云南大學,2014.
[5]傅玉良.高職法學教育應強化職業技能培養——兼論高職法學教育模式改革[J].遼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7(2):180-184.
[6]繆彥珍.試論我國高職法學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7(4):92-94.
[7]張影.高職法學教育的社會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21(4):56-58.
[8]劉春霞.高職法學教育中實踐人才的多元化培養[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22(5):144-145.
[9]張勝英.淺析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法學教育中的運用——以刑法課程的教學為視角[J].科技信息,2013,22(29):281.
[10]劉曉慧.高職法學教育民事訴訟法學案例庫建設的應用性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21(1):126-128.
作者簡介:
劉安方(1969.8-),男,云南宣威人,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工商管理系,講師,主要從事企業管理及經濟法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