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輝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有效推進學生社會化的必修課程,在學生德育修養提升中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現狀,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高中政治教師關注的首要課題。本文從興趣引導的視角入手,對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教學進行研究,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政治 有效教學 興趣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72-02
1.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興趣引導的現狀
為了更深入了解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興趣引導的現狀,本文對我校文科生進行了針對性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顯示:①整體而言,高中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一般,感興趣的比例不足50%,但不存在嚴重厭學的情況;②超半數的學生認為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內容不具吸引力,興趣偏向上,文化生活、經濟生活與政治生活的興趣偏好稍高,哲學內容的興趣偏好最低;③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高中政治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以及討論法,教學內容的呈現方法較為枯燥、單一,對于課堂氛圍與學生興趣的調動有限。
2.影響高中生政治學習興趣的因素
學生學習的興趣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由實際的調查結果可知,主要涉及學生自身、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四方面主要因素。
首先,從學生自身來看,高中生尚處于心態未完全發育成熟的階段,而思想政治內容又包含豐富的人文科學知識,這使得他們略顯表層的認知無法完全理解哲學內容,進而失去興趣。
其次,從教師因素來看,有些教師缺乏淵博的文化知識儲備,使其在教學中無法完全滿足學生的真實需求,而且課堂教學中的舉例過于傳統,缺乏新奇感,無法給學生帶來更大的吸引力。
再次,在教學內容方面,部分教學內容過于深奧和抽象,與高中生的理解能力相脫節。高中思想政治內容更加具有思辨性,缺乏趣味性,注重結論知識的灌輸,學科知識有著極強的科學性和邏輯性,這使得學生學習起來困難較大,進而消磨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使得他們更接受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學習。
最后,在教學方式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多數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采用傳統的“一言堂”式“講授+板書”的課堂教學模式,這使得課堂氛圍傳統沉悶,使得學生過于被動而失去學習興趣。此外,教學方法機械單一,缺乏現代教育技術的參與,比如多媒體教學、移動教學等,缺乏新穎,視覺效果不足。
3.提升高中政治課堂學生興趣引導的策略
(1)提高認知轉變學生觀念
針對實際調查結果以及相關因素分析可知,高中生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缺乏足夠的興趣引導的首要原因是觀念意識存在偏差,因此在教學中,思想政治教師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思想政治課,喚醒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還要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發育特點,深入了解學生心理和實際需求,激發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興趣。
(2)加強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隊伍建設中,學校要建立嚴格的思想政治教師準入制度,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制定嚴格要求和標準。從學校管理上端正教師的教學態度,引導教師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增強教師責任意感意識,為教師提供溫馨健康的教學氛圍,增強教師的歸屬感。此外學校還應對思想政治教師進行定期培訓,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
(3)創造性的使用思想政治教材
在現有教材體系的基礎上,結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和高中生心理發育特點,對思想政治教材內容進行重組整合,依據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的實際需求,科學合理的調整教材結構順序,靈活有效的組織教學內容,把教材中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加工處理,進而使課堂教學新穎獨特。強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引入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例子進行教學舉例,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設計。
(4)優化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巧妙設置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獲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發現,引導興趣保持在教學全程。設計明確目標性的課堂教學,將教學過程設計的具有趣味性,在課堂時間上合理安排,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此外,創設科學的教學導入,誘導學生興趣,比如設疑導入、引文導入、故事導入、音頻導入等。在課堂形式上,可采用課堂討論、課堂表演、課堂探究、課堂競賽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周文軍.增強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6
[2]高偉.高中政治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有效途徑探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