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百洲
【摘要】在“普通高中熱”的影響下,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學習成績良莠不齊。數學作為一門重要文化基礎課,如何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切實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進行分層教學是普通高中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普通高中 數學教學 分流 分層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66-01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教育已進入普及化階段。越來越多的初中畢業生有機會接受高一層次的教育。這一客觀現實不僅造成了目前普通高中學生的入學成績參差不齊,而且在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行為與心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積極的態度,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的統一模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教學設計時,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包括課堂提問、課堂練習、作業及指導等方面)的安排都因人而異,使之符合不同層次學生實際學習的可能性,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每個學生從自己的學習實際和需求出發,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層次,通過努力學習成績都能有所提高,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低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達到高一層次,其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謂之:借得“分層”三分力,移來學生一縷魂。本文擬探討在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分層教學。
一、校內分流、班內分層
如前所述進入普通高中學習的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一差異使得教師教學中很難顧及到全體學生。我校在充分認識到這一差異帶來的弊端的基礎上,采用了“校內分流、班內分層”的教學模式。所謂“校內分流”就是根據學生入學成績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編班,分為強化班、實驗班和普通班三個層次。這一分班模式有效的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易于教師組織教學。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和課程標準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的寬度和深度,安排不同的教學進度。
“校內分流”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差異,但是在一個班里學生的差異還是存在的,而且同一學生不同學科之間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采用“班內分層”的辦法來組織教學。所謂“班內分層”就是把班內學生分成上、中、下三個層次,達到因材施教、區別要求、培優轉差、全面提高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1.整合教材,注重學生分層
2.合作學習,注重分層施教
3.技能訓練,注重分層練習
4.教師走下講臺,注重分層指導
5.小組學習,動態管理,注重分層提高
這樣班級就形成一種多元化的組織形式,課堂呈現出了一種流動的態勢,極大地補充了班級授課制的不足。
二、“校內分流,班內分層”模式下的教學管理
“分流”、“分層”不是為簡單地適應學生,而是為了徹底改變不同水平學生在同一班里“吃不飽”和“吃不了”并存的現象。但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既要有統一的要求,又要有各自不同的學習策略。具體可以表述為:四同、四不同。
1.教學內容基本相同,教學深度有所不同
教學內容都是依據課程標準來安排,不同層次的班級以及同一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必須學完課程標準中的所有知識點,掌握其要求的基本技能。
2.教學目的相同,教學目標有所不同
教學目的都是要求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提高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基本的數學思想和素養,但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上又有所區別。
3.教學模式相同,教學方法有所不同
所有班級都采用“教學相長”教學模式,這是一種介于基于“教”的教學模式與基于“學”的教學模式兩者之間的模式,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習者的主體作用。考慮到個層次學生數學基礎及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宏觀上來說,教學中普通班采用講練結合教學法居多,實驗班采用啟發討論法為主,強化班采用合作探究法為主。
4.評價制度相同,側重點不同
我們對學業成績的考核辦法進行了改革,摒棄了“一刀切”的模式,而是采用發展性教學評價,實施多元評價,加強對學習過程的評價,但是強化班和實驗班、普通班學業成績評價的側重點又有所區別。
三、實施分層教學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分流和分層后,也要考慮到學生的進步,實行動態管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競爭力,從而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
2.分層教學雖能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但還得正視學生整體水平較低學習方法欠佳的客觀現實。為此,在教學中必須采用知識補償與方法并行的教學策略。
3.實行分層分流要注意到學生的情緒,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題。分層教學最好幾個學科同時進行,這樣既易于協調教學,又有益于學生接受,相得益彰。
4.應該理智的、巧妙的使用分層教學,把分層教學同其它教學方法結合起來使用,會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增強.學習心理輔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田萬海.數學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馬忠林.數學學習論 [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