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合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文章通過簡要分析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的重要性,指出職業能力在高校體育教學的合理滲透方式。
【關鍵詞】體育教學 職業能力 重要性 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205-01
在體育教學中,很多高校一味根據傳統的教育理念,講解理論知識,傳授體育技能,不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較低,給學生進一步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社會的發展形勢,合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和目的性,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逐漸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
一、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社會就業競爭形勢日益嚴峻,在高校教育階段,注意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職業能力,讓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就業問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體育教學中,合理滲透職業能力,讓學生在鍛煉身體之外,具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促使學生能夠自我約束、自我發展,不斷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1]。同時,在體育教學中滲透職業能力,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可以為學生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平時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合理滲透職業能力,成為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方式。
二、職業能力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滲透方式
2.1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是學生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應該重視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體育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高校體育教師不僅可以通過短跑、體操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合理選擇體育運動,積極創新訓練方式,不斷增強學生的鍛煉熱情,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2]。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工作特征等,合理補充體育教學內容,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促使學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
2.2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水平
在體育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促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以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發展。高校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模擬職業場景的形式,將體育教學與學生的未來工作結合起來,以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航海專業中,高校可以適當安排一些游泳類的體育運動項目,以提高學生的游泳水平。在采礦專業中,高校可以增加攀巖等活動,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爬山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身體素質。
2.3創設實踐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作為一個小社會,高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而且是鍛煉學生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場所,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創設教學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3]。體育比賽不僅僅具有娛樂性質,而且帶有一定的競爭性,所以,高校可以通過體育比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以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在制定教育制度時,高校可以結合單位制度,要求學生遵紀守法、言行規范,促使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例如,在比賽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予以指導和糾正,讓學生形成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總而言之,在就業競爭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學生職業能力的高低嚴重影響到學生的順利就業,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高校應該著眼于學生的就業需求,合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積極更新體育教學內容,及時改進體育模式,努力創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不斷體育教學的質量,促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能力,以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陸麗紅.探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職業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7:49.
[2]孟桐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職業能力的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6,15:147+149.
[3]蔣維.談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職業能力的滲透[J].職業,2016,20:139.
作者簡介:
孫曉姣(1986.5-),女,浙江人,上海體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