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民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思想意識、道德水平正處于形成階段,。處學校教育外,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家長想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首先需要從家庭教育入手,以身作則,開展學生多樣化教育,提升孩子綜合素養。對此,筆者以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為背景,對其家庭教育影響因素,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家庭教育 小學生 思想品德形成 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1;G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08-01
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主要指的學生思想意識、道德素質、行為習慣等,影響學生一生發展。從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就能夠看出這個人的心理特點、思想政治導向、綜合素質等。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還需要從小學階段抓起,從家庭教育入手,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品德素養,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一、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影響分析
(一)基礎性影響
孩子7—13歲階段,接觸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學校,兩點一線式生活模式。在這樣的狀態下,家庭環境教育則成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基礎。據調查:如果學生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其自身思想意識與道德品質發展完善,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促進作用。而學生如果在一個父母關系不合、經常爭吵環境中,學生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下,對學生思想意識引導、身體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影響著學生思想品質形成。
(二)實踐性作用
思想品德在小學教育中是其重要教學課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思想品德意識,同時注重學生綜合素養、學習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重要引導作用。思想品德作為小學階段學生思想意識教育的重要紐帶,對學生思想意識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但現階段,小學生思想品德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過于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缺少實踐培養。而這還需要家庭教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進而實現知識的應用、實踐。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家庭教育中,達到學以致用,得到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具有幫助性作用。
(三)輔助作用
受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時間影響,在課堂中,教師很難兼顧每一名學生,這時,家庭教育就會起到異性輔助補充作用。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自身思想特點展開思想品德教育,糾正壞習慣,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有針對性的引導、教育;另一方面,由于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具有幫助性作用,學生容易理解,進而在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率。
二、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家庭教育的引導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多數家庭為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較為嬌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進而養成他們以我為中心、不懂得分享、幫助、關愛,這對學生今后成長發展具有阻礙作用。而將家庭教育引入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能夠幫助學生改掉壞習慣,幫助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今后成長過程中“少走彎路”。
(一)父母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意識
現階段,多數家長認為:孩子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責任,而忽略家庭教育影響,認為父母只需要給予孩子充足的物質基礎即可,對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缺少重視。其實不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對學生一生發展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學??梢酝ㄟ^家長會形式,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時刻觀察學生思想意識變化,配合教師,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另一方面,想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意識,首先還需要從家長思想品德意識形成入手,引導家長正確的教育理念,打破傳統,在給予學生物質基礎的同時,注重家庭教育,發揮家庭教育的有效作用,為學生思想意識引導奠定基礎。
(二)共建和諧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形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思想道德意識的影響效果。想要讓孩子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首先需要營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家長結合自身家庭實際狀況,為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多數情況下孩子主要模仿父母行為,因此,家長要以身作則、注意自身言行舉止,例如:不亂仍垃圾、助人為樂等,進而引導引導作用。在這樣的狀態下,父母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讓孩子在和諧、健康的環境下成長,提升思想意識和道德素質,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影響作用。
(三)創新家庭教育方法
現階段,一些家長在家庭教育上使用方法錯誤,造成家庭教育作用沒有發揮真正的影響作用,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反而起到阻礙效果。比如:多數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主要以體罰、說教形式為主,教育方法的不科學,造成學生思想品德發生偏激,形成錯誤認知?,F代化教育模式下,父母需要創新教育方法,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引導。第一,與孩子主動溝通、平等關系,進行有效的家庭教育,與孩子做朋友得到孩子的充分信任。第二,打破傳統灌輸式教育形式,讓孩子能夠主動接受思想教育,不可使用極端形式進行教育。因為這樣的教育方式,長期以往,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抵觸情緒,進而逐漸疏遠父母,避免與家長交流,其結果可想而知;第三,結合孩子發展特點,從興趣入手,因材施教。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性,發展特點、水平參差不齊,只有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才能確保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因為只有父母最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了解孩子最需要什么,通過家庭教育起到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為學生今后成長保駕護航。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僅憑借學校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有效配合,注重家庭教育的影響。家長首先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與學校教師配合,進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意識。筆者分別從: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影響分析、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家庭教育的引導,兩方面進行分析,希望對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起到幫助性作用。
參考文獻:
[1]金愛民.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J].才智,2012(19)
[2]陳為萍.小學生思想品德形成中家庭教育的影響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3]吳孟琦.試論當前我國家庭教育對幼兒思想品德形成的影響[J].科技經濟導刊,2016(32)
[4]劉斌.家庭環境對中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J].學理論,2015(02)
[5]代曉紅,李善洪,王維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見[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