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麗
〔關鍵詞〕校本課程;勵志課;成功學
“勵志教育”,是指運用心理學、成功學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論, 通過系統、科學的教育,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成就動機, 培養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能力,較為系統全面地培養成功品質,激發學生潛能的教育?!扒啻簞钪菊n”校本課程,即以初中生為授課對象,以勵志教育為核心開發出來的校本課程。“青春勵志課”試圖以課程的形式來實現勵志教育,它是勵志教育其中的一種形式。本文擬從分析該課程的開發背景切入,具體闡述其課程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以期促進勵志類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一、課程開發的背景
(一)充實勵志教育實施的模式
網絡文化的泛濫,單親家庭的日趨增加,隔代撫養教育的普遍增多,獨生子女的百千寵愛集一身,家長的重分輕德,學校在高考指揮棒重壓下的急功近利,現代快節奏社會下家長和孩子溝通的缺乏,給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一系列的難題。學生的心理問題、德性問題、品行問題越來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會生存能力越來越令人擔憂。基于這樣的現狀,在廣大中小學越來越多地實施勵志教育,有榜樣教育,有主題班會課,也有讀勵志經典書籍。但較為缺少的是系統的勵志課程,因此,我所在的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官窯初級中學通過開發勵志教育校本課程,讓課堂成為勵志教育的主陣地,充實了勵志教育實施的模式。
(二)激發學生潛能
人類一生真正運用的心理潛能只有7.2%,還有92.8%的心理潛能在沉睡。我們運用的能力只是我們全部心理能力中極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仍然在沉睡。如果我們能把體內的潛能激發、運用起來,那么學習對我們來說就不是大問題了。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 ( Howard Gardner) 的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的智能由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識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八種密切聯系但又相互獨立的智能組成。每個學生都有可資發展的潛力,只是表現的領域不同而已。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發掘自己身上潛在的優勢智能領域,并促進其優秀品質向其他智能領域的遷移。中學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時期,對學生開展系統的勵志教育,可以讓學生認識自己的發展潛能,學會自我控制和管理,盡最大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在價值。
(三)立足學校實際
我校的學生來自珠三角的農村地段,學生普遍沒有生活壓力, 但缺乏學習動力。加上家庭教育的重智輕德、重體輕心, 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壓力沉重, 卻不知道為何要學習。學生缺乏生活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人際交往的寬容性和靈活性、追求理想的堅定性和持久性、面對挫折的準備性和堅韌性,
“明德教育”是我校兩年前提出的教育特色項目,旨在傳承發展我校六十多年的明德文化和育人精髓,培養具有“儒雅敦厚、自強堅忍”品質的官中人。“青春勵志課”校本課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柏拉圖曾說:“避免田里長草的最好方法就是種上莊稼。”我們用大師的事跡鼓舞學生、影響學生,對學生施以正面的教育,期望能有良好的勵志教育效果。
二、課程目標與內容
“青春勵志課”的核心目標,是通過“青春勵志主題曲、青春勵志工作坊、青春勵志訓練營、青春勵志感言”四個部分的課堂實施,勉勵學生樹立志向, 激發潛能,并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志向。
為達成此課程的核心目標,本課程以激發動機、改變現狀、喚醒潛能、培養意志力、學會自我控制、戰勝挫折、積極自我暗示等十個主題為主線,設計了十節課的內容。
“青春勵志課”課程部分內容如下。
第一講:你在為誰而學
1.青春勵志主題曲:你在為誰而學,為父母,為老師,為自己,為成才,為好成績,為贏得他人敬重,還是為了學習本身帶來的快樂……學習動機不同,學習態度也會千差萬別。當我們學會為自己而學,為學習本身帶來的快樂而學時,我們就不會被成績、排名等外部因素而牽絆。
2.青春勵志工作坊:故事——《為誰砌墻》。
3.青春勵志訓練營:課前小調查,案例分析,猜一猜他們為了誰而學習,心理寓言《孩子在為誰而玩》。
4.青春勵志感言: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如果按照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久而久之,我們就忘記了自己的原初動機,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評價。當你因為學習成績不佳而困惑時,別忘記了學習的原初動機———好奇心和學習的快樂。
第二講:改變,從現在開始
1.青春勵志主題曲:有人覺得現狀不如人意,不安于現狀卻沒有付出實際的行動去改變現狀;原因是覺得要改變現狀,太遲了,也太難了……做出些許的改變,也許都會讓我們不適應,但是只要我們學著克服,學著堅持,每天改變一點點,積少成多,總會收獲成功!改變一些你在學習和生活中真正想改變的東西永遠不會太晚。改變,從現在開始!
2.青春勵志工作坊:故事——《褚時健與勵志橙》。
3.青春勵志訓練營:視頻欣賞《每個人都是第一名》,探究自己的現實,“筑夢者”的自我實現計劃。
4.青春勵志感言:改變不了環境,改變自己;改變不了事實,改變態度;改變不了過去,改變現在!改變從現在開始,不管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多大的考驗,希望同學們都能微笑面對,用積極的態度去接受它。在學習和生活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和品性,使自己更出色。因為改變就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會有一份不一樣的收獲。
第三講:喚醒心中的巨人
1.青春勵志主題曲: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沒有成功。成功與否的關鍵是,你有沒有創造條件,挖掘潛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住著一個巨人,這個巨人就是你的潛能。喚醒心中的巨人,你會發現,你有很多超乎你想象的優點和能力。
2.青春勵志工作坊:故事——《記憶之“王”曾經記性不太好》。
3.青春勵志訓練營:熱身活動“掌聲響起來”、團體活動“水杯滿了嗎”、團體活動“手指抬人”、實踐探索“自強挖潛能”。
4.青春勵志感言:人人都有巨大的潛能,潛能就像沉睡在我們心中的巨人,等待我們去喚醒。只要我們相信自己,勇于行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在學習生活中開發、利用這巨大的能量,從而超越現在的自我,成就更美好的未來!
第四講:細水長流終穿石
1.青春勵志主題曲: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當挫折來臨,你是轉身逃跑,還是抱怨命運的不公,又或是迎難而上呢?堅持,堅持,再堅持,也許你就能突破困境,戰勝困難。但是,在這堅持的過程中,是什么在支撐你呢?個人如果意志堅定,做事就能高度自覺持之以恒,直至完成任務,達到目的;而如果意志薄弱,處事缺乏毅力、耐挫力和自制力,就往往半途而廢,不可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2.青春勵志工作坊:故事——《尼克·胡哲:像雕塑一樣活著》。
3.青春勵志訓練營:活動“舉手儀式”,名人故事《名人取得成就的時間表》,視頻欣賞《人生不設限》,心理實驗“你能抵住誘惑嗎”。
4.青春勵志感言:堅強的意志力是一點點磨練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煉人的意志力。當你培養了堅定的意志力,你會驚奇地發現它對你的人生產生的重大意義,有了堅定的意志力,就能夠堅定不移地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而成功也就離你不遠了。
第五講:幸福賬本
1.青春勵志主題曲:積極心理學告訴人們,關注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幸福就不是可望不可即的。生活中隨時都有幸福,我們要善于發現、體會和感受幸福,要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這樣我們隨時都能被幸福包圍。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賬本”,這個賬本里面的內容豐富多彩,因人而異,是我們每天積極生活和學習的動力源泉。
2.青春勵志工作坊:故事——《馬丁·塞里格曼——積極心理學創始人》。
3.青春勵志訓練營:熱身活動“什么是幸福”,辨析“你是哪一款幸福漢堡”,感受幸?!安蹲缴钪械男腋K查g”,締造“幸福樹”。
4.青春勵志感言:哈佛大學幸福導師的幸福小貼士——遵從你內心的熱情,多和朋友們在一起,學會失敗,接受自己全然為人,簡化生活,有規律地鍛煉、睡眠,慷慨,勇敢,學會表達感激。
三、課程實施的方式
依據課程目標和內容,“青春勵志課”校本課程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樣式。
(一)主要教學方法
榜樣激勵法:榜樣示范法就是以別人的優良心理品質和模范行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其以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石?!扒啻簞钪菊n”校本課程的每一講在“青春勵志工作坊”這個環節中都以人物故事作為榜樣示范,例如第三講“喚醒心中的巨人”中王峰發揮潛能,成為記憶大王。可以以此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使學生看到正面的榜樣形象,給學生提供人生的借鑒,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目標。
活動體驗法:活動體驗法是指教師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教學情境,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參與閱讀、討論、游戲等去參與課堂活動的教學方法。“青春勵志課”校本課程的每一講在“青春勵志訓練營”這個環節中的設置更多是熱身活動體驗、團康活動體驗,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把感知學習與實踐操作結合在一起,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活動和思索去獲得知識。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精心選擇若干個案例作為學生學習的基本內容,組織學生認真研讀、深入分析、討論交流、觀點碰撞,從中找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歸納提煉,再延伸到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教學方法。“青春勵志課”校本課程的每一講在“青春勵志訓練營”這個環節中,有時會以案例故事的呈現,讓學生學會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心態,從中得出問題的解決辦法。
(二)基本教學樣式
在“青春勵志課”的課程實施中,主要采用以下三類教學樣式。
1.“活動導入—團康活動—實踐探索”的教學樣式
以某個熱身活動導入,讓學生通過熱身活動初步感受主題,再繼續以“團康活動”的形式將學生的課堂體驗推向高潮,然后回歸到“實踐探索”,引導學生更好地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例如第三講“喚醒心中的巨人”,就以熱身活動“掌聲響起”導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低估了自己的潛能;再通過 “手指抬人”等團康活動,體驗自己的潛能,最后回歸到自己的實踐探索——我們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發揮自己的潛能。
2.“視頻導入—案例分析—自我探索”的教學樣式
以某個精短的視頻導入,讓學生通過視聽覺感受主題,接著再以經典案例再現主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和分析,從他人回歸到自己,最后呈現“自我探索”。例如第二講“改變,從現在開始”,先欣賞勵志視頻《每個人都是第一名》,感受到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然后出示經典故事《褚時健和勵志橙》,讓學生討論當一個75歲的老人遭遇牢獄之災后,他最可能做出的選擇是什么?而現實生活中的褚時健卻又選擇了什么?最后回歸到自我探索——我將會做些什么改變讓超越自我,實現自我。
3.“故事導入—案例分析—自我實踐”的教學樣式
以某個精短的故事進行導入,讓學生通過故事感受主題,再呈現經典案例,對案例進行分析,最后回歸到自己——如何在實踐中做好自己。例如第六講“擅自控者成大器”以一個小伙子應聘時因為善于自我克制而被錄取的故事,讓學生初步感受學會自我克制的重要性;接著通過案例分析《小明的成長足跡》,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最后回歸到自我——如何實施先自我管理,完成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和任務。
四、課程評價的策略
校本課程開發總是在不斷評價反饋的過程中,持續改進和提升課程品質?!扒啻簞钪菊n”課程亦是如此。課程評價的主體、對象和方法眾多,此處擇要闡述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和對課程質量的評價。
(一)學生學習評價
學生學習評價主要有自評和教師評價兩種形式,兩種形式都以下表作為參考標準。(二)課程質量評價
課程質量評價旨在對課程的質量進行診斷,在不斷反饋改進的過程中,持續改進和提升課程品質。
參考文獻
[1]董湘娥.楊哲.勵志教育“三追問”[J].教育科學論壇,2012(12): 62-63.
[2]石凡.勵志電影欣賞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河北師范大學, 2012.
[3]姚觀峰.踐行勵志教育的主題班會活動策略[J].教學月刊,2013(1): 36-38.
[4]龍潔.勵志教育新探索——基于走近大師課程實踐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范大學, 2014.
[5]馬靜.劉利才.論當代大學生勵志教育[J].學術論壇,2008, 31(8): 201-204.
[6]符曉玲.論中學勵志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的策略選擇[J].百花園地,2014(3): 126-127.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官窯初級中學,佛山,528237)
編輯/劉 揚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