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蘭芳
摘 要:本文主要從培養學生整體性思維、創新思維以及深度思維三個方面闡述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如何啟迪學生思維。
關鍵詞:小學英語對話教學 整體性思維 創新思維 深度思維
引言
本文主要用課堂實踐案例的形式探索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思維。[1]
智力的成長過程就是大腦思維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2005年,袁勁松)《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2)明確提出英語學習對學生思維培養的作用。對話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2]
一、整體呈現,培養學生整體思維。
課堂教學改革經過了傳統低效課堂—有效課堂—高效課堂—魅力課堂的歷史發展進程。(2015,陳俊)傳統低效的對話教學課堂注重的是語法和詞匯教學,教師在教對話之前先教單詞、語法然后帶讀幾遍,整個教學步驟就完成了。魅力的對話教學課堂注重對話教學的整體性。在教學設計中,先展示的是整個對話。新版的PEP小學英語教材的Part A和Part B把lets talk 放在教學的第一個環節,然后是lets play接著才是lets learn。新版教材非常注重學生的語言的整體輸入與輸出。以PEP五年級上冊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A lets talk 為例,我先以歌曲《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作導入,激活原有知識點,為新授環節營造愉快溫馨的氣氛。在呈現過程過,先展示四張春夏秋冬的圖片創設本節課的情景,詢問which picture do you like best? Why?再借用動畫整體呈現lets talk。注重舊知與新知的結合,復習以前學習的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I like...best.學生在呈現過程中基本掌握了新內容,并且形成了用英語詢問他人和表達自己季節喜好的交際用語的思維。再以新版PEP五年級英語Unit5 Whose dog is it? Part A lets talk 為例,我先設置情境,多媒體展示Rido 在廚房吃食,借此提問“Where is it?What is he doing ?整體展示本課的內容,然后在輔導學生兩人一組操練句型。在創設情境突破對話中的重點句型“Is he drinking water? No,he isnt.Hes eating.”等,為對話的引出掃清語言障礙。對話教學中內化對話語言點和信息,對話教學后,學生進行表演,輸出語言知識,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3]
二、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對話操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奧斯本創立的頭腦風暴法借用醫學概念來比喻思維的高度活躍,打破常規思維方式,而產生大量創造性設想的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自身的知識建構走出思維定勢,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語言學習氣氛,全方位地開動腦筋,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同以新版PEP五年級上冊unit 2 Part A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Lets talk為例,在“Practice” 環節中,進行大膽聯想創新。由season這個話題鼓勵學生大膽聯想各種季節可以what can you do in....?,what can you eat in...?再讓學生當回小記者采訪大家(在這個環節中讓另一個學生當明星)他認為最喜歡的季節和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也可以加問其他的問題。列舉一個對話:
S1: Hello,Jack Chen.You are a superstar in our heart .Can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S2: Sure.
S1: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2: Spring and fall.
S1: Why?
S2: Because theyre not hot or cold.
S1: Whats you favourite food in spring and fall?
S2:Watermelon.(全班大笑)
S1:We can buy it in supermarket.
在這個對話中,不給學生固定對話模式,只要求他們的對話里要有新學習的句型,讓學生盡情發揮想象,打破常規思維模式,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由點及面,深入對話教學,培養學生的深度思維.
深度思維是以深度思考為目的,從事物的兩方面層層剖析來認識其深層內涵規律的思維。對話是靈魂的碰撞,在對話教學中,我們除了教會學生句型、單詞、語法以及片段以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向我們反饋他的內心想法,我們要做的是聆聽并給予他指導性的意見,而并非糾正他的發音,語法。例如在一節小學英語對話教學公開課上,老師問一個學生“Who is your friend?”學生沉默不回答,老師很著急,問了三遍,他依舊不回答,老師看著他垂頭喪氣的樣子,問他“Do you have good friends?”學生搖了搖頭,老師并沒有停止提問,并一步步地引導他:“Why?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Ok? Do you like me ?學生很驚喜地抬起了頭,并打開了話匣子:“My friend is tall. Shes kind. Shes my English teacher. She has long hair. I like her very much.”她真正理解了對話的作用,對話的目的是交流,是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的一種方式和手段。這才是真正啟發了學生的深度思維。[4]
馬智君認為:對話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語言學范疇,指語言的對白、交流;一是心理層面的,指對話主題間視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對話主體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2014,楊敏)對話教學是一場教師與學生思維的碰撞,學生與學生思維的碰撞,對話教學重點在于交流,不在于接受一個單詞、一句句型或者一段段落,對話教學既要讓學生“思”也要讓學生“辨”,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暢所欲言”“欲言不止”,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對話教學的課堂魅力,真正啟迪學生的英語思維。
參考文獻
[1]陳俊“啟迪學生思維 構建魅力課堂”,《中小學英語研究》2015年第2期
[2]陳俊“關于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基礎英語》2013年第2期
[3]袁勁松(主編)《柔性思維教練》,青島出版社,2005年
[4]楊敏(主編)《以學定教 以教導學教學模式和課型的選擇與應用—小學英 語》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