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晉
【摘要】本文在學習國內外有關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風險研究理論的基礎上,具體分析了經濟增速放緩甚至是下行的情況下,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的幾大特征,在特征分析的前提下,以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支撐,從微觀層面探討了家庭所面臨的可能性風險,并且還分析了宏觀經濟視角下的各種可能的風險,最后,筆者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相應的規避和化解風險的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經濟下行 家庭金融資產 資產配置 風險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好轉和金融投資市場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國民將家庭資產投資到金融市場中去,從而達到資產有效配置的目的。一個社會的金融資產配置可以起到很多作用,可以對社會的金融風險加以集聚或分散,從金融資產的配置方式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居民對我國未來經濟走勢的判斷。所謂的城鎮居民家庭資產是指某一時期內,城鎮居民家庭收入的總資產減去家庭消費性支出后所剩下的余額。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形式主要有現金、銀行存款、債券、保險等。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加大和經濟形勢 的轉好,我國居民的金融投資產品選擇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結構更加多變。因此,明確地了解其中的風險問題具有較大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配置的特征
據相關報告現實,截止到2005年末,我國城鎮居民金融資產中銀行儲蓄突破了14完億,人均儲蓄余額占其金融資產的比例高達88.7%。2013年中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增長了將近23%,個人負債率有所放緩,這說明我國城鎮居民的家庭金融資產配置結構具有如下特征:
(1)金融資產的總量占家庭總資產比例較低。自從我國邁入21世紀以來,在改革開放釋放的紅利下,居民家庭收入穩健上升,家庭資產總量不斷增長。與美國等其他發達國家的居民相比,我國城鎮居民的家庭金融資產水平整體比較偏低。究其原因,首先,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比較重視“房子”,所以家庭消費的很大一部分錢都被拿來買房了。其次,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與金融市場息息相關,具有中國特色的房貸政策使得城鎮居民家庭資產中房地產資產所占的比重較大,導致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結構失衡、不合理。
(2)金融收益較低的儲蓄存款所占家庭金融資產比重相對較高。據統計,美國等金融市場較發達的國家,儲蓄存款僅占17%,而我國高達76%。從整個的消費需求來看,雖然我國市場巨大,但是基數大,居民收入雖然有所上升但依然水平較低,大部分的城鎮居民家庭收入都被用在剛性消費需求上了,另一方面,我國的基本教育、醫療衛生等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如發達國家,這導致居民傾向于將錢“防患于未然”而非投入到金融市場。從我國居民個體層面來看,我國的金融市場發展起步晚,居民關于金融資產投資等的知識缺乏,關于投資的意識不足。
(3)在所有的投資性金融資產中,股票占比較大,整體結構不合理。所有的調查數據均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中,低風險、收益較固定的金融產品比較少,而一些高風險的金融產品所占比例較大,如股票等。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城鎮居民在金融資產的投資方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機性,由于金融理財知識的缺乏,認為高利潤可以涵蓋高風險,所以會選擇股票等高風險的金融投資產品。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目前的金融市場中,金融投資產品的類型還需要完善。
二、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風險分析
筆者認為,可以從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兩個角度對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風險作簡要的分析。
(1)宏觀層面。剛剛過去的2016年中,我國經濟處于下行之中,面臨的風險也相應增多。宏觀層面來看,我國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傳統的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從整個大的經濟發展周期來看,目前我國處于重要的經濟轉型期,根據中央的經濟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政府在宏觀層面對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調控是要處理好經濟改革與穩增長之間的關系,即如何處理新常態。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傳統的經濟增長“三駕馬車”均處于下行趨勢,所以傳統的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甚至是缺失。其次,信用風險的累積也會帶來金融市場的巨大風險,尤其是全國各個地方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再次,全面改革的情況下,金融改革協調度不夠,經濟市場的改革需要多項改革同時進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金融領域的改革是經濟體系中較為復雜的改革,更加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
(2)微觀層面。馬斯洛需求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筆者認為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來分析微觀層面的金融資產風險。首先是生理需求,我國城鎮居民的家庭金融資產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儲蓄存款,這一部分所面臨的風險較小,除非是銀行倒閉。其次是安全型需求,這一層面出發的需求主要就是我國居民普遍擔心的未來養老問題,隨著養老金投資多元化的逐漸成形,投資風險的多元化也隨之而來。第三,愛和歸屬感,這主要是體現在我國居民將資金投入到房地產市場中去,不動產的擁有量決定了我國城鎮居民的歸屬感程度。第四,自我實現需求,這一層面的需求特征引領著投資者去一些風險較高、收益較大的金融產品領域。
三、城鎮居民金融資產面臨風險的化解對策
(1)對于個人而言,投資意識和理念要理性化。家庭金融投資的主要執行者,需要學習和掌握相應的金融知識,梳理風險意識。在具體的選擇操作過程中做到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跟風投資。
(2)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要提升金融投資產品的多元化程度。我國的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應當積極地將自身的金融投資產品多元化,不斷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對于產品的種類、發行時間、風險偏好等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設計。
(3)對于政府監管機構來說,應當扮演好監管角色。我國的金融市場不像國外那樣完善,仍然還有許多不法現象出現,需要政府、社會等多方努力,共同凈化金融市場的投資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將金融投資風險降低,增加收益。
參考文獻:
[1]寧薛平,何德旭.經濟下行中我國城鎮居民金融資產的風險問題[J].甘肅社會科學,2016.
[2]劉琪.我國城鎮居民金融資產結構及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
[3]林璐.城鎮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