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
摘要: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崗位需求的調查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特點的研究,下文從構建科學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注重對學生理性思維的訓練、以工作室的形式實現學工融合構建實踐教學新模式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該專業新型課程體系的研究工作。目前課程體系現狀是更注重理論教育,所以我們需要將更多實踐的增加到課程體系中,應用型人才培養旨在培養更加適應當前社會大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為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行業輸送出專業素質過硬、符合需求的專業人才。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研究;人才培養方案
目前,環境藝術設計在我國的高校教育中已經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發展,近些年來的發展速度也不斷的加快,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廣泛的受到人們的關注。社會環境讓我們發覺人們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對高校的環境設計專業不管在課程配置還是人才培養方面都是考驗。環境藝術設計并不只是簡單地指單純的外觀設計,還包括很多的藝術創新思維、內部設計空間結構等方面的內容。當前社會對該類人才的要求不僅有專業知識,還需要有一些專業思維和實戰技巧,怎么培養適合社會發展的專業設計人才是作為一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值得思考的。
一、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現狀
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進程
目前,很多高校已經認識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新型應用型人才。通過對現階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的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各大高校對該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主要是從公共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三個方面的課程設計方面的改革來實現的。在公共課程方面,增加了更多素質教育、思維培養方面的課程,同時也增加了一些專業發展方面的課程,例如就業培訓等,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多的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對以后的就業情況有一個提前的認識,幫助學生有效的規劃后期的學習生活。同時增加對專業思維的培養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們專業視野、發散專業思維、促進專業素養的提升。專業課程增加了更多的基礎課程,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做多的技能就是本專業學習的基礎知識,同時牢固的專業基礎也可以幫助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事半功倍。實踐課程方面增加了更多的課程設計和實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們在具體的實踐中應用學到的專業知識,實際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可以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深的理解。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但是當學生們走入社會中還是會發現一些不足,如何將學校的培養方案與社會接軌,提高在高校中學到的知識的利用率,將能夠更好的培養出應用型的環境藝術設計人才。
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
1、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對象。我們在上文介紹的課程體系改革進程的基礎上,增加了課程體系研究和(3+1人才培養)、教學方法的研究(本科)兩部分。課程體系研究的主要方向仍然延續本文上一部分所介紹的方向,現階段的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方法也是有效的,但是再好的方法也需要執行,上文介紹的很多內容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都大打折扣,并沒有有效的實施,所以,如何提高實施的效率成為課程體系改革的最主要的問題。教學方法問題的研究相對于上一問題來講更加復雜,因為需要眾多有經驗的教師的共同努力,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方法均不相同,都是其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點一點積累總結而形成的,具體的教學方法的問題也只有這些有經驗的教師最有發言權,但是同樣這也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資歷深的教師的教學方法已經形成了,我們如何能夠將研究出的教學方法有效的應用于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這不僅需要培養新一代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老一輩的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2、課程的研究方法。課程的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們在進行課程改革的同時要充分的考慮當今的社會現狀,同時需要對原本的課程體系進行一個過渡,中間需要一個承上啟下的銜接過程,避免因為課程改革而造成的教育斷鏈,否則會對專業的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要收集充分的資料,進行細致的分析,掌握實時動態,前進的每一小步都需要背后巨大的工作。
四、新型課程體系的建立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想要培養應用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崗位接軌,而不是悶頭在學校學習各種知識,能將學到知識的知識有效的利用才是最終目標。我們認為,在新型課程體系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第四年教學內容應是以校內外實訓基地為核心教學場所,發揮“工作室”的功能,以室內外空間設計的實際項目為引領,將學生曾經的“學習過程”轉化為“工作過程”,使“學習內容”與“行業要求”銜接起來[3]。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經歷一段過渡的過程,良好的應用所學到的知識在工作崗位上創造價值。實訓還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合作,并且在合作中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不斷的成長,開闊眼界、鍛煉技能、提高專業素養。總之,實踐出真知,只有把學到的知識有效的應用于實踐中,才算是真的學會了。
五、結語
環境藝術設計行業的發展需要有更多的專業設計人員,培養該類人員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調整教學體系,將學校輸出的人才與社會進行良好的銜接。如何將高校輸送出的人才更好的與社會進行銜接是各大高校均重點關注的問題,如何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符合社會、專業、崗位的需求,所學即所用,這樣不僅能緩解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人才的利用率,避免人才浪費,還能最大力度的促進該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將實踐更多的融入教學體系中,培養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米永龍.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
[2] 王恬.基于“3+1”人才培養模式與行業標準相銜接的課程體系建設研究——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09:45-46.
[3] 呂丹丹,閆超.基于應用型設計人才培養的民辦高校環境藝術設計課程評價體系研究[J].戲劇之家,2015,0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