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衛軍
摘 要: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于創新。青少年實踐基地要培養學生科技實踐能力與科技創新精神。在教學中要做到營造氛圍,點燃科技實踐之趣;創意主題,揚帆科技實踐之行;競爭激勵,催生科技創新之意;精打細磨,歷練科技創新之志。
關鍵詞:綜合實踐;科技創新;科技興趣;科技行動;創新意識;創新意志
中圖分類號:G623.9;G633.9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1-0004-02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于創新。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一個新型分支,倡導學生動手實踐探究,將學生的大腦和雙手有機地聯系起來,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的生態學習環境。綜合實踐活動是科技創新人才成長的搖籃,教師要借助青少年實踐基地這片科技教育的沃土,開創綜合實踐舞臺,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培育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潛能,在綜合實踐的原野上播撒科技創新的種子。
一、營造氛圍,點燃科技實踐之趣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科技實踐活動的質效以及科技創新的意識來自于學生的科技興趣。學生只有對科技產生興趣,才會親近科技,主動探究,勇于創新。良好的科技氛圍是激發學生科技實踐興趣的催化劑,科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科技與生活、科技與學習的密切聯系,體會到科技的價值,享受到科技的樂趣,從而激發對科技的喜愛與向往。趣味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營造出濃厚的科技探究氛圍,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的積極性。游戲是打開學生興趣大門的鑰匙,科技類游戲更是以其神秘而有趣的功效吸人眼球、扣人心弦。在科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科技游戲點燃學生科技實踐之趣。例如,在教學“定向追蹤”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對無線電測向內容的學習興趣,教師設計了一個抓捕狐貍的游戲:“同學們都玩過捉迷藏游戲,老師現在也和大家玩一個高科技的捉迷藏游戲,好嗎?”孩子們一聽是高科技游戲,個個都好奇地睜大了眼睛。接著,教師把一只玩具狐貍交給學生,讓學生將教師的眼睛用黑布蒙住,然后再把玩具狐貍藏起來,藏完之后解開蒙住教師眼睛的黑布,教師手拿定向追蹤機,插上耳機,尋找“狡猾的狐貍”。不一會兒,教師準確地找到“狐貍”隱藏的位置,原來調皮的學生們將玩具狐貍藏在教室角落的廢紙簍內。“老師厲害吧!你們想玩嗎?”教師故意引誘孩子們,“老師真厲害,我們也要玩!”孩子們興奮極了。“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夠又快又準地找到狐貍躲藏的位置嗎?”“想!”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科技探究興趣被成功點燃。“那就讓我們先一起來探究定向追蹤吧,等大家弄清楚其中的原理之后再來玩游戲,好嗎?”就這樣,孩子們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投入到對無線電測向的探究學習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科學故事、科技錄像、科普圖片等途徑來創設趣味的科技情境,喚醒和激活學生們對科技的興趣,讓課堂彌漫著科技的氣氛。
二、創意主題,揚帆科技實踐之行
如果一個人不腳踏實地去行動,那么他的一切計劃定將落空。任何美好的理想也必須付諸行動才有可能得以實現,科技創新精神的培養要植根于科技實踐的土壤,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汲取科學養分,提升科技實踐能力,孕育創新精神,積累創新實踐活動的經驗。科技綜合實踐是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對某些科技項目展開研究性學習,在親身經歷中觀察操作、探究發現。為了激勵學生主動參與科技實踐活動,得到充分的實踐歷練,教師要創新設計思路,創意實踐活動主題,開拓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科技實踐閱歷。在組織的所有科技實踐活動中,教師發現最受學生歡迎的要屬“3D打印”。3D打印是最新科技前沿的標志,許多學生都沒有見過3D打印機的模樣,沒有領略過3D打印出來的物品,更別提親手實踐操作了。為了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感受,教師在教學中安排了充足的實踐操作時間,讓全體學生親自嘗試體驗了一把3D打印。學生在與3D打印機的零距離接觸中有效認識了機器的構造,了解了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同時在親手操作打印中享受到科技的樂趣,使每個人強烈的好奇心獲得滿足,深刻感悟到科學技術蘊含的無限魅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科技教育實踐是關鍵,空洞的紙上談兵是枯燥低效的。教師還可以開展科技繪畫、科技設計、科技制作等活動,以新穎而豐富的實踐活動去歷練學生的科技實踐能力。
三、競爭激勵,催生科技創新之意
“如果你要成功,你應該朝新的道路前進,不要跟隨被踩爛了的成功之路。”創新是自己探路,而非行走在別人踩出的道路上。多數學生具有從眾心理,喜歡人云亦云,缺乏發散性思維,缺少獨特的批判意識。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跳出封閉思維的圍城,引領學生在科技實踐的道路上另辟蹊徑,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陽光大道。爭強好勝幾乎是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永不服輸的這種特性激勵他們與對手競爭,在相互競爭中激發趕超意識,提升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電子百拼”一課中,教師考慮到科技教學不應只是知識的傳授和積累,更在于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和科學創新意識。因此,在電子百拼實踐活動中,教師在學生初步認識電路基本知識和了解了電子百拼的操作要求后,組織學生利用燈泡、風扇等電子元件開展自主設計電路比賽。為了催生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在出示了比賽題目后鼓勵學生說:“在規定的時間內成功完成的小組可以獲得實踐能手獎和最佳創意獎,請亮出你們的本領,讓老師見證你們的實力。”各個小組的學生為了能夠獲得勝利,紛紛獻計獻策,創新設計思路,利用電子百拼盒組拼電路。在各組實踐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時刻關注他們的操作狀況,適當予以評價鼓勵,哪怕是對電路只有一點小小的改進或者只是更換了一個元件,哪怕只要有一點點與眾不同,都會加以贊許,提升學生們的成功感與自豪感,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如果沒有另一匹馬緊緊追趕并要超過它,就永遠不會疾馳飛奔。”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競爭手段,激勵學生創新,催生學生的創新之意。
四、精打細磨,歷練科技創新之志
科技創新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一項輕而易舉的活動。科技創新不能憑一時興致,它是一項復雜而艱辛的勞動,是一項長期而偉大的工程。科技創新不僅需要智慧,更加需要勇氣和意志,需要有不畏艱辛長期從事科技探究的堅強毅力。“玉不琢不成器。”要把學生培養成創新型人才,必須磨練他們科學探究的毅力,雕琢他們科技創新的志氣。例如,“氣象觀測”一課旨在通過氣象觀測實踐活動,了解氣象觀測儀器及其使用原理與方法,讓學生零距離接觸氣象觀測的相關操作常識,能正確地進行氣象數據讀取并科學記錄,初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教學目標并未止于此,教師決定借助氣象觀測活動的機會來鍛煉學生長期科學探究的毅力。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堅持一個月的氣象測量,并記錄下每天的氣象數據。這樣的安排給了學生長期實踐的機會,學生在長期的觀察、記錄過程中,不畏艱難,不輕言放棄,較好地磨練了科學精神,歷練了科技創新之志。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探究周期比較長的科技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長時間的實踐活動中磨煉科學意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耐心與恒心,感受到科技創新的辛酸與艱難,同時也體驗到科技創新成功與收獲的滿足與甜蜜。
五、結束語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核心動力,未來社會的競爭將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作為青少年實踐基地的科技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做到營造氛圍,點燃科技實踐之趣;創意主題,揚帆科技實踐之行;競爭激勵,催生科技創新之意;精打細磨,歷練科技創新之志。要立足科技綜合實踐,培養學生對科技的濃厚興趣、進取的創新意識、堅定的探究意志,為未來社會輸送更多優質的創新型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閆龍,殷世東.論中小學社會實踐課程的特征、功能及實施模式[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04).
[2]殷世東.中小學社會實踐的價值意蘊與有效開展[J].課程·教材·教法,2011(09).
[3]伍強,徐蘭英,李玉忠.基于“綜合科技”教學理念的課程教學改革[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09).
[4]閆舒靜,張興會,李輝,何文章,張永丹.“教學改革-科技創新-學科競賽”互動模式的創建與實踐[J].天津工程師范學院學報,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