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天
摘 要:課外實踐探究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文章從有效開展合作探究活動,巧妙設計趣味科學游戲,積極組織板報設計活動三方面對開展科學課外實踐探究活動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踐活動;開展策略;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1-0083-01
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一直是科學課教師重點討論的課題,只有讓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知識。科學課程是一門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學科,而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還比較低,只有讓學生參與有效的課外實踐探究活動,才能幫助學生消化那些抽象的理論知識。學生心性不穩定的特點,對實踐活動的開展有著較大的影響,以至于實踐活動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如何開展好課外實踐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本文將對此進行相關探討。
一、有效開展合作探究活動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誕生了多種教學理念,其中合作學習的理念已經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廣泛運用,并形成了有效的運用機制。科學課程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學生有時難以通過個人的努力來解決其中的問題。而借助同學合作的探究方式,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教師利用合作的學習方式開展課外實踐探究活動,豐富了活動的開展形式,在滿足學生基本學習需求的同時,使得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開展合作式的課外實踐探究活動。例如,在進行“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劃分學習小組,讓學生針對這一主題進行探討,利用集體的智慧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科學實踐探究活動中,學生進行合作,能夠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于生活實踐。
二、巧妙設計趣味科學游戲
游戲教學法一直是教師在教學中廣泛運用的,它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在科學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意義重大。利用游戲教學法開展課外實踐探究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游戲具有趣味性,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實際,設計有利于學生發展的科學小游戲,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又能將教學實踐落到實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游戲教學法的實際運用中,教師一定要掌握原則,將其所發揮的教學作用放在首位,而不要為了開展游戲教學而游戲,要充分發揮游戲教學法的作用。教學是嚴謹的活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掌握原則,具有一定的教學智慧。例如,在進行“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的教學時,教師如果按照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生硬地進行講解,很有可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得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而利用游戲教學的方法,將知識設計成小游戲,讓學生參與其中,在娛樂中獲取知識,就會將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率更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因此,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實踐活動一舉兩得,是實現實踐教學與趣味教學的可行策略。
三、積極組織板報設計活動
雖然學生目前的知識水平還處于較低的層次,但是他們的創造能力是非常強的。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加以重視。在科學實踐探究活動中,教師應將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科的教師都會要求學生根據學到的知識制作手抄報,這種方法值得借鑒。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學生既能鞏固所學知識,又培養了創造力和想象力。在科學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開展類似的活動??茖W課程涉及的知識具有覆蓋面廣、容量大的特點,非常適合用板報的形式來表現。結合學科特點,教師可根據教學要求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板報設計活動,在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也是科學教學所要求的。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一個“科學角”,在這里展示學生所設計的科學板報,選出最受歡迎的作品,并給予獎勵。這樣的實踐探究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綜合能力。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科學課程有著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優勢,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采取符合學科特點的教學手段,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綜合能力。課外實踐探究活動作為科學課程的特色環節,是教師將科學教學優勢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之余,積極開展豐富的課外實踐探究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志娟.初中科學綜合實踐活動要注重三個結合[J].時代教育,2008(08).
[2]莊玉婷.科學游戲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6(11).
[3]馬巖.小組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農村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1).
[4]陳磊.小學科學教學模式探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