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彪
[摘 要]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企業要想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續經營,就必須考慮加強和優化自身的績效管理系統,從而對企業進行目標性引導、發展水平進行評價測量,進而將績效結果與員工高度關聯,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責任心,促進企業生產效率與效益的提高,最終提高市場競爭能力。但是在現代的企業績效管理中,由于對績效管理工作的認識不足,方法欠缺阻礙著企業的發展,文章就對其中一些主要的問題做了研究和分析,從而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企業;績效管理;主要問題;解決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0.152
在現代的企業發展中,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企業采用了多種適合于企業自身的管理模式,而在這其中,企業通過績效管理的方法,把績效和部門、員工的個人利益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企業整體的實力和經營效益。所以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要不斷研究和創新績效管理的方法,從而促使其可以適應本企業的發展狀況,真正地促進了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
1 企業績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對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的認知不足
從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來看,管理人員和員工對績效管理工作的認知還都不夠系統、全面。一方面,績效管理人員不能很好地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與績效考核的內容關聯起來,最終的結果變成是為了考評而考評的情況。最終會淪為大家為了目標而目標,為了量化考核而量化考核,員工績效都好,最終企業的運營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績效管理是一項系統的工作,要考慮在績效考核工作中各項工作、資源的合理配置,營造良好的氛圍與環境方能確保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實施。由于企業宣傳不足,企業文化不配套,久而久之讓員工把它看成一種企業故意刁難或者克扣自己工資和獎金的方法。同時由于績效考核結果多數與員工的收入直接掛鉤,運用硬著陸的方式實現績效結果的運用與反饋,無法營造出良好的績效文化,從而導致嚴重地打擊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績效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全面了解與認識,并系統性地進行設計與實施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1.2 高層對績效管理工作的參與度不足
績效管理工作應該是一項“一把手工程”,高層領導的參與程度和對績效管理工作認知程度,決定著績效管理工作的成敗。往往在實際工作中,企業高層領導認為績效管理工作是某一部門的職責所在,自己則成了“甩手掌柜”,在對企業績效管理工作實施的過程中缺乏有力的支持與幫助,久而久之會讓績效管理工作走入僵局,員工對績效管理工作都不滿意,績效管理部門反而演變成全體員工的“出氣筒”。
1.3 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
合理、科學的績效考核評價方法及指標能積極正確地引導員工為之而努力奮斗。而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績效管理人員對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把握不足,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制定缺乏對各項業務的深入了解,結果為了制定指標而拍腦袋,科學性不足時有發生,要么是“大躍進”,要么是毫無力度。合理、恰當的指標的建立,能很好地聚焦企業的當前工作方向,聚公司之力辦大事,并給予骨干員工合適的壓力和動力,從而激發廣大員工的活力。績效考核指標的確立,要從企業的實際出發,按照企業的總體戰略,分解出各業務職能戰略,并按照職能戰略抓住當前主要矛盾,牽住“牛鼻子”,落實分解制定真正有價值的目標。
1.4 企業對績效管理文化營造、塑造不足
績效管理工作要實現很好地落地,與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塑造出積極的企業文化非常關鍵,這才能夠保障,給相關績效管理工作提供合適的土壤。要求企業高層及廣大績效管理人員,掌握績效管理工作的科學方法,并有引導性地在工作中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完成相關理念的宣傳、傳播,為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
2 績效管理問題中有效的解決辦法
2.1 建立起健全的績效管理體系
按照明確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績效運作體系、績效結果反饋體系的總體框架思路,建立健全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其中,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重點圍繞企業內部職能的分工及戰略發展目標,分解落實相關關鍵目標。要求目標合理,緊扣企業發展主線。績效運作體系,重點就考評者與被考評者、考評程序、考評方法進行建立,明確考評者與被考評者的職責和工作要求,落實相關績效考核程序,為績效考核工作保駕護航。對于考評結果的反饋與運用,要高度重視,因其事關員工的切身利益,需將相關反饋工作進行程序化、標準化,并加強培訓和操練,避免因人而異,給企業績效管理工作帶來負面的影響。
2.2 企業高層重點參與
企業高層領導在日常工作中對企業的經營績效非常重視,同時由于績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企業高層領導要主動積極參與。積極參與績效指標的設立,確保總體指標符合企業的當前重點方向,并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同時,按照績效考核相關要求,按時組織、參加相關經營分析會,圍繞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提高廣大員工的績效意識,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點問題。
2.3 合理制定績效目標
企業績效管理中,難度較大的為績效指標的建立。總體指標的建立,要求相關績效管理人員在掌握相關技巧和方法的基礎上,掌握企業戰略發展方向,熟悉企業業務運作模式及要求,并對相關業務現狀深入基層進行調研,了解當前業務中的薄弱和問題點,能圍繞企業的戰略地圖,實現目標的層層分解。同時,在具體目標的設定中,要充分考慮到市場經濟中行業的狀況、企業的自身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范圍,并同時對相關指標進行測算和模擬,確保在企業和員工的可努力、承受范圍內。總之,績效指標的建立要圍繞如何真正推動企業當前目標的實現而具體設定,切勿濫竽充數。
2.4 加強績效考核結果的反饋與運用,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績效考核的目的是為了讓企業和組織發現生產和經營中的問題,而不是簡單地扣罰。對于績效考核的結果,需以合適的方式反饋給相關部門、責任人,并就相關考核結果展開分析和探討,幫助部門及員工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未來的解決方法,以實現滾動式的發展與提高。同時,在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方面,做到剛柔并濟,公平合理,避免粗暴式的硬著陸,影響員工的積極性。要在樹立和營造積極向上的績效考核文化,為企業績效管理工作營造良好的氛圍方面多做努力。
3 總 結
綜上所述,在現代的企業發展,我國的許多企業都采用了各種各樣的績效管理方法,但是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這其中都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我國的企業在發展中,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加深對績效管理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最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而且操作性強的績效管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讓企業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能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