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香
摘 要:語言是課堂教學中教師傳遞信息的媒介。小學體育教學語言藝術的缺乏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現在的眾多學校中體育教師的語言還停留在講解動作的層面上。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調查發現小學體育教學語言現狀存在:“模糊不清、單調晦澀、生硬嚇人、雜亂無章”等方面的問題。為了讓體育課堂教學師生溝通明晰,課堂更具實效性,進而提出了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趣味性、感動性、規范性”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教學語言;技巧;小學體育
體育課是一門綜合藝術,它的涉及面極廣。它牽涉到音樂、美學的鑒賞美、力學、倫理學、思維科學、交際學、邏輯學、生理學、醫學、營養學與語言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在小學體育課中這種廣泛性尤為明顯。而語言學知識的運用,在課堂中既起到基礎作用,又起到橋梁作用。我們在體育課堂中,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符合規律地、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稱之為體育課堂語言藝術。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語言模糊不清
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表述不清,學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動作要領,掌握動作技術。如有些體育教師把“收腹”說成“收肚子”,“俯臥”說成“趴下”,“推鉛球”說成“扔鉛球”。
(二)教學語言單調晦澀
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語言單調、死板,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進行魚躍前滾翻技術動作教學時,體育教師直接把動作要領教授給學生“兩腳蹬地、騰空,兩臂撐墊,伸變屈,低頭團身,滾動”,這樣的語言很單調,學生不易記住,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三)教學語言生硬嚇人
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生硬,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比如教師讓學生做動作,就隨便指著一位學生說“你來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不知所措,發揮不出原本該有的水平,影響示范的效果。特別是對那些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差的學生,會使他們更加拘束。
(四)教學語言雜亂無章
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的語言雜亂無章,含糊其辭,學生就會不知所云,不得要領,反受其亂。如有的教師“口頭禪”太多,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破壞了教學語言的連貫和流暢。
二、小學體育教學語言運用技巧的策略
體育課堂的語言是一個表達多種技巧以及綜合運用的過程。語言表達是體育教師鮮明地表達思想情感和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從這種范疇意義來說“體育課堂語言藝術就是恰當、巧妙而有效地選擇和運用表達技巧的藝術。
(一)編口訣——言簡意賅地把握教學語言的準確性
語言的準確性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要求,更是考驗一名優秀體育教師一個重要的內容。無論是描述技能動作過程,傳授經驗,還是評價動作質量和課堂表現,使用的語言一定要恰如其分,讓學生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不足之處又在哪里。在體育教學中運用的詞語必須準確明了,不能含糊其辭。體育教師語言必須做到言簡意賅,讓學生從了解動作表象到掌握動作技能的遞進。
(二)順口溜——形象生動地把握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應用講故事,情境創設法,把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鮮活的教學語言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運動參與興趣和學習運動技能的熱情。小學生的求知欲旺盛,以形象思維見長,情感豐富,容易受激發,但課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久。因此,教學語言必須富有情趣,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積極性,既活躍了教學氣氛,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鼓勵語——真情實感地把握教學語言的感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要親切熱情,富有情感。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感情的話語比單純理性的話語,更能讓學生銘記于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自身就具有一種情感潛勢,這種潛勢在教師語言引導下和刺激下就可能激發出來。優秀教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用活靈活現的話語,帶有濃郁趣味的話語,飽含激情的話語來激發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使學生為之所動,為之所感。
(四)比喻語——循循善誘地把握教學語言的規范性
語言規范性相當重要,能保證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正確的思維能力,能培養他們的文明作風,對一些語言雜質,應當徹底清除。語言不準確造成動作形象性不夠,甚至嚴重變形,對教育造成不良影響。
綜合上述,準確、有趣、有發展性和鼓勵性的語言,是體育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教學中語言藝術的運用,有利于改善體育教學存在的單調乏味的狀態。把體育課上得健康、活潑、有趣,有益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質的發展,讓學生真正享受到體育課應有的娛樂功能,更好地完成體育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胡明輝.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語文教學,2010(8):18-20.
[2]邵偉德.體育與健康課程理論反思性研究: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再認識[J].體育教學,2008(9):50-53.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