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銀
摘 要:新時期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發展的。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美術素養;美術興趣
美術可以提高一個人的內涵,可以使人知道怎樣在生活中發現美、尋找美,也可以修身養性,提高自身的素質和陶冶情操,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還可以培養熱愛大自然,向往和平友愛的情感。藝術對一個人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一個人學習藝術,長期的藝術熏陶會使得他的氣質與眾不同,包括言談舉止、穿著打扮。因此,在小學生剛剛接觸美術時,應該重視從小培養他們的興趣,這對他們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一、如何提升美術素養
1.正確認識美術
所謂美術素養,是指學生對美術學科要領和過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索能力,是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將來體驗社會生活、從事經濟生產、做出個人決策所必需的對美術科學概念和過程的理解能力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它可以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藝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藝術的本質,形成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而美術基礎教育是人類追求存在意義的不可缺少的一種文化素養。21世紀是高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通過美術基礎教育提高國民整體素質,與時俱進,為跨出堅定的時代步伐做好準備。假如社會各界都能不遺余力地達成共識,那么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2.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知傾向。”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對這件事情所產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最好的發動機,如果對一件事有了興趣,那么就為成功奠定了基礎。而對于美術來說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認為可以做以下幾點:(1)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讓他們懂得經常去發現身邊的美,留意身邊的美。(2)精心設計活動,在課堂上我們努力營造活動氣氛,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的學習氛圍中,將美術教育孕育于活動之中。如經常組織一些繪畫比賽,準備一些小禮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充分、更完善地發揮潛力。
二、如何做好小學美術教學
1.提供感性經驗
觀察是繪畫最重要的視覺因素。一幅圖畫的美觀和生動會直接影響小學生的心理變化。小學生一般看到視覺沖擊性很強的美好事物都會感興趣。在他們的客觀世界里,這個美麗生動的畫面已經激發了他的興趣,同時也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聯想能力。另外,直觀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感性材料,讓學生的認識由感性升華到理性,不僅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的繪畫水平。
2.運用動態思維
美術除了看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即為聽。當教師播放一些視頻時,可以讓學生閉眼感受,讓他們去想象,運用視頻這種特有的聲、型等特點,讓學生自己發散思維,進而展開豐富的聯想,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這種動態思維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靈感,引發學生的感受、情緒、想象和才能等。而聯想是比較重要的思維方式之一。同時這種教學不僅會增強一些趣味性、直觀性,也會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3.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
在當今素質教育下,小學美術課堂發生了很重要的變化。新課標要求自主與合作相結合。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時,應合理分配,根據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思維習慣和性格特點來分配,以便于讓學生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同時在討論中會出現思維的碰撞,產生新的觀點,這樣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小組交流后,教師要起到組織的作用,將學生的問題進行總結,總結應形成課堂的一個小高潮,把學生學習興趣推進一步,可以用表演、展覽、激勵、評論等不同方法對一節課進行小結。巧妙的結尾能給學生留下最深刻、最佳的印象。也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課外知識點,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美術之美。
美術課是開發兒童智力、培養兒童能力的重要途徑。進行課堂教學時,我會運用多種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的電教媒體,想方設法地運用靈活多樣、新穎的教學手段,給學生創設一種良好的意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繪畫水平。作為教育者應多給學生提供探究、感受、探討的機會,并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激勵他們不斷地去探索,從而走上成功之路。小學美術教師要善于發現、挖掘、應用身邊的各種工具材料,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快樂中學習美術,為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升與個性的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孫猛.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索有效示范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