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花
摘 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掌握基本的字詞也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下,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字詞,掌握字詞,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他們學習字詞的興趣。主要以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識字教學為例,簡單地提出了進行識字教學的幾點方式。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新課標教學背景下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不符合當前教育教學的要求,轉變以往的教學手段與形式,以全新的角度審視課堂的教學環節,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漢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根本,如何將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巧妙地融合到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漢字教學中就成為語文教師研究并探討的主要問題。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理解與經驗,談談我的看法。
一、借助教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比較強,那么要提高學生識字學習的質量,教師就可以借助一些教具來設計教學過程,通過生動趣味的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課文《我們的民族小學》時,在教學生字“傣”“昌”“昂”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先為學生播放不同民族的服飾,如傣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并在這些圖片下面標注上相應的民族,讓學生在頭腦中有初步的視覺印象,將這些生字轉換成圖片;再如,在教學“孔”“雀”“舞”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孔雀的圖片以及孔雀舞的視頻,美麗的圖片與生動的視頻都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使他們的識字學習效果得到
提升。
二、通過游戲,培養學生學習動機
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極其有效的。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而將識字教學的內容與學生喜愛的游戲相結合,可以有效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猜謎語的方式進行猜字游戲,這不僅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為了讓課堂活動更加豐富充實,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提前編造或者搜集相關的謎語。經過課前的搜集與整理,學生在參與活動的時候就更加積極,也有更多的內容展示。如“一口吃掉牛尾巴”——告;“一百減一”——白;“大雨落在橫山上”——雪。這些充滿趣味的謎面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培養他們內心的學習動機,從而使識字教學充滿樂趣。
三、科學講授,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教師不能僅僅讓學生看生字、讀字詞,然后抄寫,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感,不利于他們學習效率的提升。要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教師要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在增強學生學習趣味的基礎上保證他們的識字又快又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采用不同的講授方式學習生字,可以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如,在教學“碧”字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編一句順口溜:“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大石頭上說悄悄話。”這樣簡單易懂的內容很快就讓學生將這個字牢牢地記住了;再如,在教學“木”字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分別加一筆組成別的字,由于加字的地方不同,組成的字也就有所差別,如有的學生寫出來的字是“術”,有的學生寫出來的字是“本”,有的學生寫出來的字是“禾”。不同的漢字既讓學生認識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培養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改變了以往單調的教學模式。
四、及時鞏固,擴大學生字詞儲備
及時的鞏固與復習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與復習的能力,那么教師就要積極地引導并帶領學生進行所學內容的復習,從而達到鞏固基礎的目的,為學生接下來的字詞學習與課文學習都打下良好的基礎。并且經過這樣的復習與鞏固,學生也可以做到溫故知新,進而對所學的字詞建立一個比較系統的框架,更有助于擴大學生的字詞儲備量。
在生活中進行復習與鞏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師可以在教學時讓學生關注生活,將所學的字詞與生活中的事物相聯系,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核桃”這個詞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聯想超市貨柜上擺放著核桃,并貼著價簽,這樣當學生真正去超市購物時,他們既可以回想起學習的內容,又可以通過再次的觀看加深印象,從而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總之,進行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教學的環節與過程,從而將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激發出來,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并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的識字學習充滿樂趣,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唐曉艷.讓識字變枯燥為樂趣:低年級識字教學談[J]. 亞太教育,2016(36).
[2]張永鋒.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8).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