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磊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多元文化教育也在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并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音樂是沒有國界的,不同文化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特點的音樂,具有不同的價值和魅力,能夠給人不同的感染和感動。小學音樂作為學生接觸音樂、學習音樂的重要啟蒙階段,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更需要培養其熱愛音樂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多元文化的教育,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因此,基于多元文化的視角就小學音樂教學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了。
關鍵詞:多元文化;小學音樂;教學研究
一、基于多元文化的視角研究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可行性
對于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學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做進一步的研究,筆者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方面,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中不論是在形式上、內容上、方法上,還是理念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不能符合新課程標準給其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暴露出一些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
另一方面,當今時代是多元文化背景不斷深入發展的時代,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融入有助于教學效果和質量的提高,規避不必要的問題,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二、基于多元文化的視角做好小學音樂教學的建議
由上述分析可知,基于多元文化的視角做好小學音樂教學工作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而如何將其落到實處,就是需要我們教師一直思考和努力的一個問題了,因此,筆者結合自己對小學音樂的教學研究和經驗總結,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教師要具備多元文化的理念并做好引導工作
為了確保多元文化教育能夠真正地在小學音樂教育工作中得以呈現,首先就需要教師具有多元文化的理念,同時能夠做到引導和指導的工作,讓學生也具有多元文化并能夠接受多元文化的理念。具體來說,一是要求教師能夠有一顆包容寬廣的心,在實際教學中能夠真正地擯棄一元論的教學理念,并能夠以平等的心態去為學生提供更多優質的、跨文化背景的音樂;二是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明確音樂課程的重要教育內容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并能夠將不同背景、不同風格的音樂帶入課堂,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三是教師要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之所以不同的音樂在風格類型上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音樂來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并能夠通過淺顯易懂的形式讓學生對其有進一步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音樂的魅力和價值。
2.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小學音樂教師要想能夠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就需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養,以確保自己能夠為學生傳授多元文化的音樂內容,并能夠及時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獲得學生的信服。因此,需要小學音樂教師能夠從兩個基本的方面著手,一方面是能夠在備課的時候下工夫,即能夠根據課本中談及的一些素材進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多多搜尋和教學主題相關的內容和資料,對于涉及跨文化背景的音樂作品,在講授前自己一定要吃透;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加強對課余時間的利用程度,也就是說在課余時間能夠多多閱讀、多多欣賞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作品,并能夠做出一定的鑒賞,總結一些特點和規律,以在課上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值得信賴的資源,進而使得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加強對學生文化涵養的培養力度
就目前情況來看,更多的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的工作時比較注重對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但事實上,不是每一個上音樂課的學生未來都需要成為音樂家,對音樂能夠有獨特的見解和評價。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能夠通過音樂來培養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修養,讓學生感受到不同音樂的價值和魅力,并能夠為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奠定基礎,為其健康成長提供幫助。所以說,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對學生文化涵養的培養力度。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多多地為學生提供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并引導學生學會聽和賞。例如,在進行“冬天的節日”單元主題的訓練時,教師可以將本土冬天的節日與圣誕節、感恩節、萬圣節的相關背景資料呈獻給學生,并能夠讓學生比較不同文化背景下在節日時所唱音樂的不同,從而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了解音樂產生的文化背景、社會背景、歷史背景以及其涵蓋的文學、哲學、藝術等層面內容的不同。
總之,基于多元文化的視角開展小學音樂教育工作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符合當代學生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的新要求的。作為一線的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其中的精髓,并不斷地提高自己,善于總結經驗,提出更多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以為小學音樂事業的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并促進其切實地實現更好的發展,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杜志杰.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與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