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美玲
摘要:在中職學校,班主任是對學生直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線工作者。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已經成為了中職班主任面臨的重要問題。主題班會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一種形式,使得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更加有意義。
關鍵詞:主題班會 班主任工作 中職院校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主題,以班集體為單位開展的一種教育活動。主題班會是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下進行的。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筆者認為,主題班會對班主任工作的意義,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主動性
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傳統的教育是直接的灌輸,用在現在的教育活動中,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特別是面對中職生,作用往往不大。傳統德育課流于形式,達不到實效。而主題班會,作為一種新的德育形式,以學生為中心,往往由學生自發地組織,教師在旁引導,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筆者調查顯示,在學生最喜愛的德育課中,由于主題班會是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或者社會的熱點話題等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而設計的,主題班會深受學生的喜愛,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德育課形式。
二、靈活性
傳統的德育課是按照既定的教學大綱和課本設計的,缺乏靈活性。主題班會的開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班上遇到的問題,及時開展相應的主題班會,化解班級矛盾。例如,筆者所帶的班級曾經出現寢室矛盾。寢室矛盾如果解決不了,就容易發展成為班級矛盾。筆者及時召開了一場關于寢室和諧的主題班會,全班同學都能夠及時自我反省,班主任也及時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引導,從而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廣泛性
盡管現在中職德育課的形式已經非常豐富了,但還是難以滿足中職學校發展的需要。拓寬德育課的形式,更能夠滿足中職生身心日益發展和變化的需要。現在的中職生具有很強的自我性。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具有批判性,對教師的要求很高。班主任利用主題班會,可以擴展德育的形式,內容更加廣泛,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教育內容,可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不斷拓展,深受學生的喜歡。
四、時代性
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圍繞確立的主題開展的一種自我教育的活動,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發展。與時俱進,踏準時代的步伐,以時事政治和社會熱點問題為主題的班會,既可以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讓學生從中受益,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也可以正確引導學生理性關心國家大事,并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達到德育的目的。如在建黨95周年之際,通過開展“愛國愛黨”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了解黨和國家的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五、實效性
筆者曾隨機對20名中職學校班主任進行了訪談,關于“您認為主題班會的實效性如何”的問題,所有的班主任一致認為,主題班會實效性高,可以很好地達到預定的教育目標。而關于“主題班會取得的關鍵是什么”的問題,80%的人認為,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高是主題班會取得成功的關鍵,要提高主題班會的實效性,主題班會必須組織充分,開展也要及時。因為大部分主題班會是根據班級情況具體開展的,對于解決班級的矛盾效果很大。
一場成功的主題班會需要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努力和用心,在主題班會中適當地運用豐富多彩的PPT、動畫、情景劇、歌曲等多種形式,可以增加主題班會課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投入到主題班會課當中。主題班會是否成功,實效性是否高,不僅要看學生參與的熱情,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更要從長遠發展考慮,看其是否能夠產生持久的作用,是否能夠內化為學生個人的良好德行。例如,關于“孝親感恩”的主題班會,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學生對父母的孝道感恩是否已經真正內化,家長的反饋如何,學生對父母的態度是否真正改變,是否學會了孝敬父母等都是衡量主題班會是否成功的重要內容,不能只從現場學生流淚、感恩、懺悔就認為實效性高。
總之,主題班會作為一種重要的班主任工作形式,具有主動性、靈活性、廣泛性、時代性和實效性。要充分發揮主題班會的作用,使學生在開展主題班會活動中積極參與,用心感悟,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
(作者單位:廣東黃埔衛生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