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它給予學生們學習的渴望和力量。因此,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能夠使學生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體會到學習語文知識是一種享受和愉快的體驗,這才算是真正的興趣表現。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興趣;培養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培養孩子讀寫能力的基礎性課程,其學習的好壞,將直接決定學生學習其它課程的能力提高問題,也對孩子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個成功的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中,使他們對語文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
一、為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在情景中學習
環境可以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最好的支持,學生一般都愛聽故事,還是廣播電臺或電視臺播放故事,但是孩子聽故事效果最好的就是老師親自講故事,再講故事時一定要創設為講故事服務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聽故事達到入情入境,學生能很快的進入角色,學生們總是專心致志地聽,特別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在講故事時適時出示字詞,邊講邊重復字詞,當你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你會發現學生很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學習就達到了主動學習的目的。學生聽得多了,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在語文中的字詞的學習,讓學生在這樣寬松的愉快的情景中自然習得,就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二、充分挖掘語文課堂資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和喚起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不僅樂于上語文課,而且更盼望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同時,興趣教育還要求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三方面下手:一是課堂的導入一定要詼諧有趣。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幽默風趣,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過來,從而為學習新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這樣的導入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二是引入生活情趣,將生活引入課堂。三是引入實踐興趣。只有將動腦轉化為實踐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學習目的明確了,才能夠產生讀書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積極引導孩子主動探索知識的奧秘,對語文教材產生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的重要條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個人認為在教學中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自主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結合教材內容,給學生創設問題的空間,讓學生學會發現和思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烏鴉喝水》中講述了烏鴉從瓶中喝水的過程,并沒有直接告訴讀者,它是借助什么力量取得成功的。學習本課時,我就啟發學生思考: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還能夠用其他方法喝水嗎?此類問題一經提出,在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睛里看到了求索的激情,引導學生思考出更好的辦法來進行實驗,而激發了學生的科學求知欲,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針對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意識,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盡量運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開展有趣的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樣才能夠在教材中有目的的進行挖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展學生的視野,可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緩解目前教育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三、通過教材學習觀察方法,豐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范文,我們的教學應該以課本為范本,指導學生從教材中學會全面、細致的觀察,讓教材成為觀察生活的范本。與此同時,還應該指導學生作好觀察筆記,制定具體的觀察目標。使觀察和生活有機結合。在閱讀課外書籍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寫觀察筆記,仿寫一些段落;同時把仿文和范文比較,體驗情感,練習創造性習作。新課標指出:“科學的學習,必須以實踐為主。”實踐既是培養小學生觀察的目的,也是實現目標的方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課外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拓寬,引導學生留心身邊的一草一木,不斷豐富觀察方法和實踐技能。小學階段是兒童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不僅活潑好動、愛聽、愛說,而且好奇、好勝、好模仿。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通過觀察后讓學生親自動手,學生在感受學習的同時,可以創造性的小發明、小制作的欲望也得到了激發。課外發動學生編“科普小報”,并用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搞小創作小發明,豐富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課程改革提出要發揮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老師只起到指導的作用,即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造性,把學習活動交給他們,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真正的主人,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使他們道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也樂于參與學習活動。如在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時,教學設計先不直接教生字,而是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在書上圈出本課生字,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習,認識字多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組內當小老師,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老師再出示識字讓學生認讀,老師借此機會表揚學生,引導學生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學生在這種活動中,比較有成就感,體驗和小伙伴一起學習的快樂,通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很好的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對學生產生吸引力,這不僅對學生目前的語文學習活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對學生將來的學業和事業的成功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葛麗云,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八字訣[J],湖南教育,2008
[2] 孫華麗,淺談語文課如何激發學生興趣[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