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遠恒
摘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具有前瞻、個性、可調、長期和開發的特點,這是對大學生一生職業的整體規劃,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可以了解自己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可以說,職業生涯規劃的存在可以更好地促進個人事業發展、提高個人生活水平。正是因為職業生涯規劃的普及,才使得當代大學生能夠以正常的心情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更有信心的做好人生每個環節的工作。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解決措施
一、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若干特點進行解讀
(一)前瞻。因為當前大學生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也使得每年的就業形勢都更加的嚴峻,這就使得很多大學生對于未來的就業狀況過于悲觀。因為大學生畢業生,剛剛踏入社會,對于社會的一切都不甚了解,導致無法妥善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所以需要通過多方幫助,努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盡可能準確地對未來從事的職業進行預測,然后依次為目標從現在開始為之努力。
(二)個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內容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根據每一位大學生自身的愛好、特點以及當前的專業特點等諸多因素,定制化的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實現職業和人之間的最適化。
(三)可調。因為大學四年,對人生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所以剛開始定下的目標也很可能會因此而被調整,職業生涯的規劃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性甚至長達一生的設計,在此期間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適當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
(四)多階段。不同的階段共同組成了整個職業生涯,而每一個階段都有著其對應的目標,只有每一個階段的目標都能夠實現了,才會離當初指定的總目標越來越近。
(五)不拘泥于專業相關工作。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定是需要結合了學生、家長、校方以及社會人士等多方面的幫助的,所以擇業方面并非必須與所學專業對口,而是可以涵蓋多種渠道,例如打工、創業等等。
二、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常用步驟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一般是按照人的一般認知步驟來作為開展捕捉的,分為自我準確認識、分析職業環境、確定職業目標、定向培養素質、調整評估等。
(一)自我準確認識。
開展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基礎就是要對自己進行準確的認識,全面的分析自身的興趣、特征、履歷以及當前的社會環境,對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念以及形象氣質、性格、天賦、專業實力、知識水平等進行客觀的評價,進而才能夠尋找一條能夠與自己的價值觀、能力相匹配的職業生涯路線。可以選擇借助專業機構等外界幫助來幫助自己進行評估,只有加強對于自身的認識,才能夠更加準確地確定職業生涯的目標。
(二)分析職業環境。
開展職業分析需要涉及到全國甚至全球的各種企業,要對這些企業的起步、利潤空間、盈虧平衡點、發展歷程等都詳細了解。此外,還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一下以往的畢業生分配情況。當前,職業普遍存在區域性、行業性和崗位性的特點,無論是國內、國外還是農村或者城市都可以是工作的地方,在確定職業的區域時候,需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政策情況以及環境習俗等,在選擇職業方向時候需要考慮到其未來的發展狀況,而不能只看重當前的薪資,對此可以嘗試去所傾向企業參加實習或者打工,從而對其有著較為詳細的了解。
(三)確定職業的目標。
職業目標的確定前需要充分對職業進行分析,所選擇的職業既要保證自身的利益和目標,又不能與社會和國家的利益需求相違背,只有能夠充分適應社會需求,才能夠更好地體現個人的追求。大學生職業目標最佳的情況下是個人的性格、氣質、興趣、品德等能夠很好地與職業的專業、知識、經驗以及技能等相匹配,而且可以符合當前社會的需求。可以將人生的職業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只是維持基本生活的就業,第二階段是希望能夠獲得一份較為穩定的工作來滿足各種基本的物質需求,第三階段則是在掌握了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實現精神層次的滿足。這三個階段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考研、出國、就業和創業是大學生畢業后的四種主要選擇,考研可以獲得更高層次的知識解決更高層次的問題,但是這其實只是把就業問題延遲一段時間而已;出國是選擇去國外增長更多的見識;就業則需要做到不要高估或者低估自己,但是也需要有飽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創業則在之前就需要分析市場情況,從而確定自己準備參加的行業是否屬于朝陽產業。
(四)定向培養素質。
一旦職業目標被確定,大學生就需要開始定向對自身的各項素質和能力進行培養,確保能夠滿足當前職業的需求。知識結構屬于第一層次的要求,主要是計算機、專業知識和英語,專業知識的牢固掌握可以幫助大學生在崗位上站穩腳跟,而英語的應用則可以幫助自身層次的提高,擴大交流的范圍,計算機技術的掌握則是可以更好地進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職業所需要的實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需要重點培養社會所需的決策、創造、社交、實際操作、終身學習、心理適應能力等多種能力,所以大學中的各種社團、社會實踐、創業等活動,都需要積極參加,主動從中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
(五)調整評估。
職業生涯規劃基本需要一生的時間進行,所以針對期間出現的各種影響因素,需要對其進行評估和調整。時代的快速發展會使得職業的更替速度加快,所以在進行職業目標確定時候需要根據社會的發展不斷地對其進行修正。
三、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需要重點注意的地方
(一)要把高尚的品德擺在第一位。
大學生在制定個人奮斗目標時候,應當將社會和國家利益擺在第一位,以此作為動力促進自身的發展,而不是樂于金錢和享樂,否則即便是腰纏萬貫,也時常會有迷茫、寂寞和空虛的感覺。要培養自己誠實、與人為善、責任心、助人為樂等優良品德。而且要加強自身的法制意識,主動了解學習法律知識,才能夠確保未來在社會中能夠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
智力、心理、健康、道德和角色組成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互相之間互相的影響和關聯。智力是指大學生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能力等;心理則是涵蓋了大學生的氣質、性格、能力以及需求、動機、信念、世界觀等;健康包括了大學生的耐力、毅力、精力和體力;道德主要是指大學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識和道德規范等諸多道德要素;角色則是指大學生對當前以及未來職場角色的認同、適應和整合等。大學生需要認真的過好每一天,認真的參加大學中的每一個實踐,認真的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
(三)設定短期目標,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前進。
相對于整個職業生涯而言,大學階段只是一個起步階段,大一時期可以看做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試探階段,該階段學生主要是對專業進行了解,對自我進行剖析,嘗試融入大學生活,并且學好基礎知識,更加深刻地了解本專業未來的就業目標;大二階段則是未來職業的確定階段。大學生按照自身的特點開始思考未來的畢業發展情況,并且針對性的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嘗試學期其他專業的知識;大三則是準備階段,在繼續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開始培養自身的技術能力和創業能力;大四則是分化階段,大學生可以開始根據當前的情況對職業規劃進行適當的調整,并且針對性的參加部分專業培訓, 開始進行模擬面試,學習求職技巧。
四、總結
有效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開發自己的潛能,確定自己奮斗的目標,提高未來成功的幾率,無論是對自身還是對社會都是很好地,所以需要加強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實現社會和學生自身的雙贏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永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07(05)
[2]盧紅梅.我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