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一項重要的工作。師范院校英語專業主要培養未來的教師。教師必須以師德為先。加強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培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
【關鍵詞】師范院校 英語專業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073-02
隨著國家經濟和社會的不斷先前發展,對英語類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大。在國家的許多城市,隨處可見外國人,而和外國人的交流也多是中文或者英語。同時,我國城市的孩子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語。許多學校的孩子從小學,初中,高中,都把英語作為一個重要的科目來學習,當然,這也是因為英語科目是我國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入學考試的重要指標或必考科目之一。而現今國家實行“二孩政策”,將會有更多的孩子出生,上學。這就直接擴大了教育市場,對英語教師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師范院校是培養國家教師的陣地,而師范院校的英語專業就是針對培養未來國家英語教師而開設的專業。培養好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關系到未來英語教師教書育人的質量,也關系到國家英語教育以及學生的質量。
一、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除了學習英語師范教育的相關技能(如聽、說、讀、寫能力,上課技能等)外,還會大量接觸西方國家的思想和文化。在高校學習期間,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如果沒有對西方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學生畢業任教后,特別是在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階段任教的,將會把自身形成對西方文化錯誤的價值導向傳授給學生,將會嚴重導致國家未來花朵難以形成對西方思想文化的正確態度和行為。因此,培養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對西方思想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非常必要且有意義的。這就要求師范院校加強和落實對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與此同時,進入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部分學生不喜歡甚至畢業后不愿意到基層做教師。這與學生本人的志向相關,但與學校沒有加強教師職業理想信念,沒有加強思想政治是息息相關的。有部分師范院校畢業做了教師的學生,沒能按照習總書記提及的“四有好老師”來嚴格要求自己,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為此,師范院校要加強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師德培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輸出未來教師的質量。加強師范院校英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德行和修養。
二、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英語專業一般會開設外教教授的課程。許多外教在中國生活的時間比較短,了解的中國文化比較少,對中國的具體的國情和環境尚未了解清楚透徹,因此對中國和中國人的看法可能比較片面,這將會使得外教在言語和行為上與中國的具體要求有所出入。同時,外教在國外生活的時間一般比較長,在他們身上映射出較強的他們當地本土文化和思想氣息。因而外教在給中國學生講解國外風土人情和是思想文化時,無意中會將會對學生宣揚國外宗教信仰和民主自由。在日復一日的潛移默化中,將會桂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同時,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課程很大一部分是在強化學生的聽、書、讀、寫的能力,備課技能,上課技能等。本國英語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片面強調專業知識,忽視了結合專業課程知識對學生的正面思想引導。師范院校主要以培養未來的我國教師為主,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具有過硬的“聽、說、讀、寫”等專業技能,還必須具備優秀的思想品質和師德情操。
(二)學生
如今的大學生以“90后”為主體,“90后”大學生家中兄弟姐妹比較少,甚至很多為獨生子女。“90后”大學生受到家中父母長輩的寵愛,很多大學生思想尚未獨立,換言之,尚未形成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類學生較容易通過網絡等途徑了解不正確的言行舉止,且容易模仿和相信。因此,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于讓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大有裨益。
三、加強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加強對外教的管理
聘用外教上課,對于中國學生了解國外真實具體的生活和文化是大有幫助的。但是不可否認,外教隊伍的素質和綜合能力參差不齊。因此,高校在錄用外教時,除了考核其學科專業知識外,還應著重全方位了解其政治思想方面的表現。同時,加強對學生的辨別能力和處理事情應急方案。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外教進行了不正當的言論、宣傳以及不正當的行為,應及時與學校相關部門報告,停止該教師在學校的上課資格。
(二)在英語課程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
師范院校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不僅在于講授英語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還應在課堂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培養學生高尚的師德情操。例如,教師在介紹歐美發達國家優越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也不忘引導學生要熱愛祖國,積極投身到祖國的教育事業當中,為祖國的騰飛而努力。
(三)舉辦培養師德的第二課堂活動
教師以師德為先,熱愛教育事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依法執教。學校應組織豐富多彩的以培養“師德”為核心的活動:如“我身邊的最美教師”評選活動,“道德講堂”,“中國夢我的教師夢”主題演講比賽等。
(四)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
學校應加強對英語專業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如多增設關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也樂于接受西方的圣誕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為了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學校應結合國家重要的節日開展一系列活動,加強儀式教育,如:舉辦“五四青年節”活動,“為祖國慶生”等活動。
四、結語
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畢業之后,大多從事教師職業。好的教師是民族的希望。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加強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和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召喚。
參考文獻:
[1]李哲.高校外語專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文化學刊,2015(8).
[2]姚志方.英語教學中思想教育的滲透[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1).
[3]戴蘇東.試論英語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行性[J].繼續教育研究,2002(4).
[4]褚海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的思考[J].運城學院學報,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