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姣
摘要: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作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以發展學生為本,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實施有效管理,打造有效課堂。這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學工作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是師生共同參與、交往互動的過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地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痹谖覀兊膶嶋H教學中,或是為了趕速度,或是為走捷徑,往往忽略了教法,單純的搞題海戰術,或者讓學生記憶性地理解,長此下去,學生的能力得不到開發,成了計算的機器??偨Y我多年的工作,談不上經驗,把膚淺的做法歸納如下:
一、數學課堂上,必須讓學生參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主導,可往往教師霸占了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生怕漏過了疑點難點,恨不得全盤端給學生,讓他們一下子吞下,結果課堂效果不明顯。我在授課時,最大限度地擯棄學習的嚴肅氣氛,讓學生徹底放松,消除了懼怕心理,學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在教學二年級有關倍數的問題時,我把教材做了改動。讓學生拿出彩筆,每人畫三朵紅花,然后在對應的下面畫六朵黃花。我提問:“誰能編一道加法題?”全班學生都能正確描述出“有三朵紅花,還有六朵黃花,一共有多少朵花”?然后我接著提問:“誰能編一道減法題?”學生有的回答:“有三朵紅花,還有六朵黃花,黃花比紅花多多少朵”?還有的學生回答:“有三朵紅花,還有六朵黃花,紅花比黃花少多少朵”?復習加法和減法后,我引導:“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運算——除法。在計算之前,先請同學們畫一畫,把紅花畫在一個圓圈圈里,然后把黃花按照紅花的數量畫圈圈。看誰畫的快?!?/p>
學生們畫的很認真,教師巡視,表揚學生。讓學生觀察圈圈,有什么發現。學生們能說出:“紅花一個圈圈,黃花二個圈圈,黃花多,紅花少……”我不失時機地引導:“誰是誰的幾倍?”很多同學不理解,不知道怎么補充問題。我并不急于告訴答案,而是繼續讓學生感悟。出示黑板,上面畫著白兔4只,黑兔12只,讓學生畫一畫圈圈,學生能把白兔圈在一個圈里,把黑兔圈了3個圈圈,每個圈里有4只。我再提問“誰是誰的幾倍?”很多同學能說出“黑兔是白兔的幾倍?”我反問:“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們回答,白兔4只,黑兔12只,12里面有3個4。學生動手畫一畫,對數的大小多少有了感知,“圈圈”幫學生樹立了倍的概念,雖然開始對概念不清晰,但經過練習,學生很快就能補充上除法問題,也能正確列式計算了。假如生搬硬套,“誰是誰的幾倍用除法”,學生雖然記住了這一秘訣,但對為什么用除法一知半解,從根本上沒理解倍的意義。所以說,數學課堂,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會解題,而且懂得為什么這樣解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真正得數學味。
二、數學課堂上,必須遵照由淺入深的原則
在教學小數乘法時,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依次復習了二位數乘二位數,三位數乘二位數,其中包括因數不含0的,因數末尾有0的,因數中間含0的,個位相乘得0的,最高位進位的和不進位的等等。對每一項,我都和學生們一起重復需要注意的地方。講解小數乘法,我用記事貼把小數點遮住,讓學生按照整數乘法的方法去計算,然后掀開記事貼,數小數的位數,在整數乘法的積上點小數點??此坪唵?,可學生并不能徹底掌握,有的忘記去小數末尾的零,有的點錯了小數點,尤其是位數不足的,不能用0補充……。為避免學生學習的單一性,我遵照由淺入深的原則,設計了糾錯題,判斷題,搶答題等類型,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學習氣氛。淺問題多練,深問題多思,不慍不火,水到渠成。
三、數學課堂上,必須給學生反思的機會
不管教師講的多么精彩,學生練習多么多,最終看得是效果,所以必須給學生反思的機會。我經常把知識點整合在一起,比如把倍數和約數結合起來,出幾道判斷題,答題出現錯誤的學生,不讓他急于改正,而是讓他說一說什么地方出錯了,為什么出錯。通過親自說一說,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及時做到了查漏補缺。有時,可以進行一下小測試,當堂完成,當堂評閱,時間不允許時可以讓學生幫忙,出錯的地方逐一匯報,利用小組合作進行改正。這不但大大節省了時間,又面向了全體學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提問或檢測,必須用明確的針對性,要抓住要點,不能機械地重復。
小學數學課堂與生活實際關聯性很強,這有助于小學生接受。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科學的教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學法指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材編排理念,課堂效果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