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琴
摘要:前蘇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把畫片帶進教室,就是啞巴也會說話了”,足見圖片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縱覽課標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圖,種類繁多,生動活潑,圖文并茂,注重以圖代文,簡明直觀。特別是圖中所寓之“理”,所含之“情”,所顯之“行”,更是想象力強,妙趣橫生。在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插圖,對拓展學生思維,提高物理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就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圖在教學中的作用談點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插圖;運用
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能全面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使他們投入學習,學習效果是最好的,初中物理新教材采用了彩色圖片,以調動學生視覺各個方面,使其投入學習,打開初中物理教材,可以發現每冊教材都是圖文并茂,色彩艷麗,精彩紛呈。這種教材設計更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也引導學生了解物理是一門豐富多彩的自然學科,再次展現了物理一魅力和學習物理的價值。這些豐富的教材插圖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呢?筆者以在教學中的一些粗淺認識呈現于此,以供同仁參考,意在拋磚引玉。
一、運用插圖,激發學生興趣
物理新教材以豐富、精美的插圖,增添了物理學科的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物理教師在教學初中物理(新人版物理教材)“科學之旅”即“前言”時就要充分利用好這了教材資源,如:人教版教材科學之旅的圖0。1―1是‘向停止沸騰的水澆上冷水后會怎樣,學生的回答是加快沸水冷卻,學生當然不知道水會怎樣,此時教師立即演示并告訴學生,這是因為大氣壓降低,沸點降低,水又沸騰起來。接著可引導學生看圖01―4乒乓球會下落嗎?學生想象的是下落得更快,教師抓住此機會進行演示,結果與學生想象的完全不同,再進行解釋:是由于向下吹氣時,乒乓球附近的空氣流動速度快,氣壓變小,距乒乓球較遠的地方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這樣大氣壓將乒乓球緊緊壓住而不能下掉,通過這有趣的插圖和演示,既讓學生驚訝,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運用插圖,加強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新教材有關實驗內容的圖很多,其中有物理儀器圖,基本操作示意圖,實驗裝置圖,操作過程示意圖,這些圖直觀、形象,一目了然。是物理教師進行物理實驗教學的好資料,這些插圖形象、直觀地反應出實驗所需器材和簡單的實驗順序。它對學生學習新課、復習實驗內容和設計實驗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八年級物理上冊P82圖4。2―1,觀察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學生讀圖后便知道這實驗所需器材和具體的裝置,再通過教師引導,學生便能進行較為規范的實驗操作了,這對加強實驗教學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利用插圖導入課文
利用插圖導入課文,就是從文中的插圖說起。這種導入從直觀現象入手,比一般的導入更自然,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特別是對于一些實驗條件有限、教學任務繁重,有些演示實驗都難以準備的農村中學來說,這些插圖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替代作用。例如:在講初二物理“運動的速度”一課時,利用插圖,先讓學生通過對圖中六個物體運動快慢的整體感知,認識到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插圖文字中所提供的信息,確定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簡明易懂地引入本節重點:判斷物體運動快慢必須考慮路程和時間兩個因素。怎樣同時考慮這兩個因素呢?這樣既生動形象,又發人深思,使學生迅速進入境界,又能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懸念,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引導學生探討問題
教師在教學中要緊扣教材與插圖,啟發學生自覺地學習與思考,主動索取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讀圖,觀察插圖說明的問題,所揭示的結論及其相關因素,從而為概念、規律形成與建立,一些器材的正確使用打下基礎。如在進行“溫度計正確使用”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讀圖,考慮圖示錯在何處,由此會產生什么不良后果,如何改正?在讀圖的基礎上由學生自己歸納溫度計的正確用法,最后用教材的論述加以概括總結,以此可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利用插圖進行設疑,可以喚起學生的想象,從而啟發他們主動地思考、探究。例如:在學習“物質的密度”一課時,我從分析插圖入手:鐵比木頭重嗎?難道一個鐵釘會比一艘木船重嗎?利用圖中文字自然設疑。再如:講“光的折射”時,利用插圖提問:插入水中的金屬桿為什么彎了?利用這些鮮明的、直觀的插圖進行設疑使學生感到自然、親切,不但能喚起他們學習知識的渴求,更能促進他們積極的思維。
五、利用多媒體動態展示教材插圖,促進學生自主建構物理的概念和規律
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許多直觀而形象的插圖資料,總是從不同的角度滲透物理學的概念、現象和規律。但這些教材插圖是靜止的圖片,不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和進一步的觀察、思考。因此,教學時將教材插圖與多媒體技術綜合使用,用其動態直觀作用刺激學生,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具體化,將不能親身經歷的過程以現場、形象化,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地理解,促進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形成牢固正確的物理概念和準確地掌握物理規律。如物理九年級“電磁波及其傳播”這部分內容,教材不僅設計了很多的演示實驗,而且配有形象具體的波形圖。教學時,通過學生猜想,對照演示實驗的觀察,并輔以多媒體動態模擬演示,不僅更形象、更清晰。同時,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和插圖,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更利于學生分析、歸納,清晰、準確地理解振動的振幅、周期與頻率,波長與波速的物理意義。
總之,物理插圖是物理知識直觀化、形象化和具體化的表現手段,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物理教材內容的補充和完善,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是富有生命力的物理“第二語言”。因此,教師應認真研讀插圖、洞悉插圖,挖掘插圖蘊含的潛在價值,充分發揮插圖在物理學習中的作用,創造性地“用活”插圖,引導學生與插圖展開多維對話,為學生的物理學習打開一扇窗,從而使理性問題感性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深奧問題通俗化,促進學生的多種能力和物理科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趙紅林.對教材插圖在物理教和學中作用的探索[J].物理教學探討,20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