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少華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語文綜合性教學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綜合性教育不僅僅已經深入到當下的語文教學之中,而且還受到了人們極大地關注。所以近幾年來,課堂教學中的語文綜合性教學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的重點。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把識字與認字、閱讀與寫作等內容統一到一個和諧的整體中。它不僅能夠促進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全面提升
語文綜合性教學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還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能力。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還能促進師生關系。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加強對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相關理論的研究,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優化,使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小學語文綜合性教學的主要特點有如下幾點:第一、綜合性,即各種知識、能力的綜合,例如: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系;第二、開放性,即知識與現實的聯系;最后,實踐性,即將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二、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
雖然,由于當前我國在對小學語文綜合性教學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同時在綜合性教學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還是得到了一定的收益。但同時,它的諸多問題也暴露出來了,因為在綜合性教學中,會有各種各樣因素來阻礙改革的進行,而且對學生學習語文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不僅如此,因為當前我國仍是采用應試教育,所以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注重知識的積累,而沒有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如果綜合性教學的內容沒有合理設計的話,那么課堂的教學質量就會變得極低。所以教師設計教學內容時,也要注入一些與學生興趣有關的東西進去。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的策略
根據對當前我國小學語文綜合性課堂教學的實踐調查,同時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教學經驗來看,我想對綜合性教學如何在課堂上有效地進行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教師為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應該要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時時關注教育方面的改革,從而隨時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例如:可以舉辦一些與語文教材內容有關的主題活動,可以是一些演講或者表演等形式讓學生來學習語文知識。這樣的方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還能發掘并培養學生的表演天賦或者表達能力。同時,學校方面也會開展許多與綜合性教學有關的活動,教師可以鼓勵或者組織學生參加這些活動,因為,學校組織的活動,基本上都是一些有益于學生的活動,還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因此,學生應該自覺地去參加這些有益于自身發展的活動。
其次,相關部門要隨時更新語文教材內容,社會是進步的,因此,相關部門要緊跟時代變化對語文教材內容做出及時地更新,充分地利用先進的語文資源來提高當代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也要注意語文資源的開發與拓展。而且教師要學會發掘一些新型的教學來進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所以教師們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對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進行研究與分析,并通過網絡上的一些信息對教學手段進行改變,從而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性教學活動的實施。
最后,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要積極地利用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意識。而且教師如果要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綜合性教學,教師就必須學會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作用,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意識的培養。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丟棄以往陳舊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理念,教師應該使用一些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自己去挖掘這個語言的內涵,以此來激勵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由一種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例如:資料搜尋能力和換位思考能力等等。因此,如果教師想要在小學有效進行語文的綜合性教學,那么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及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這些做法都對語文教學的改革有推進作用,所以其意義是十分重要。這是跟上了當今社會的教育發展步伐的。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努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使得其與現代社會的發展相適應。
四、結語
語文的綜合性教學對學生語文學習還是很重要的,他不僅僅是在知識方面能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更能在學生自身心理素質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教師在進行綜合性教學時,要注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以及社會上的一些制度、政策的改革,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 林秀芝.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2012.
[2] 李俊含.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及實施策略[J].課外閱讀:中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