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別拉羅
摘要:自從我國在二十一世紀初進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改革以來,我國在教育領域上就處在不斷地在進步當中,不論是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上,還是在實踐操作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取得了顯著地提高。雖然我國已經普及了義務制教育,大多數的學生也都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履行了受教育的義務。但是在我國經濟水平有所差異的地區,學科之間的教學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在上海等發達地區,僅僅在教學設備上,就要比小縣城學校的教學設備更加先進。在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地區,教學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所以本文就農村地區的地理教學方法來談談我的看法和觀點。
關鍵詞:農村地區;初中地理;教學方法
由于農村地區的經濟等各方面條件的不足,所以導致了在教學設備上的供給也略顯欠缺,再教師師資力量的不足,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同時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的教學之外,還有實際的圖形的認知教學,教師可以依次從知識的引進、教學和總結歸納入手,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的地理學習進行教學,下面就來具體地談談這些方法的運用。
一、地理知識的引進
首先是地理知識的引進教學,一般來說,農村地區的地理知識的導入和引進都是由教師按照課本所安排的次序依次講解,雖然這種方法看起來比較刻板保守,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方法的確可以起到很直接的教學知識引進的效果,然而,在這里,我更想說的是另一種比較靈活的課堂導入方法,那就是圖片式的或者是圖形式的教學方法。這里所說的圖片式的教學引進方法不是指直接在網絡上截取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進行教學,而是指由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比較簡單但具有辨識度的圖形,借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說,教師這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地球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及特征“,那么,教師在課前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這七大洲的具體輪廓的圖像,然后教師在講臺上口述有關這七大洲的圖像特征來讓學生猜測圖片所對應的州的名字。教室可以這么說:“亞洲位于北半球,呈三角形式樣;歐洲位于亞洲的西北部;非洲是一個類似直角三角形的洲,同時,他穿過赤道;南北美洲呈對稱分布;大洋洲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南極洲則位于南極圈附近。“教師口述完之后教師可以喊學生上臺進行圖形與洲對應的連線環節,對于全部連對的學生給予掌聲鼓勵。與此同時,教師由此展開本章節有關七大洲地理位置和特征的教學。
二、地理知識的教學
1、實物式教學。在地理的學習和教學中,地圖是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地圖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在教學中,不僅僅地圖可以起到這個作用,還有另一樣物品也具有一定的教學輔助作用,那就是地球儀。對于剛接觸到地理學科的初中生而言,對于地理的位置都不是很熟悉,甚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都無法記全,所以,在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地球儀來輔助教學。比如說教師在上《世界地形》這一章節時,就可以通過地球儀直接來教學生世界上各大洲的地形分布,就像亞洲是以平原和丘陵為主,而南美洲則是山脈相間分布從而出現“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勢特點。教師可以在地球儀上標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山脈或者其他的地貌,類似于在南美洲標出安第斯山脈,亞洲的長江等。教師采取用筆在地球儀上標出具體地貌的方法,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該地區的主要地理特征,也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記憶力。
2、聯想式教學法。第二種要介紹的教學法就是聯想記憶式,所謂的聯想記憶式教學方法就是教師通過一個代表性的案例來讓學生聯想到于此類似的知識點,并且做到歸類性學習。舉例來說,教師要上《長江-我國的黃金水道》這一課時,在講解長江為什么會成為我國的黃金水道時,教師可以這么和學生解釋:“長江是我國最長也是世界第三長的河流,首先長江的水流量,大而且江水具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浮力大,其次,長江水的密度較為均勻,并且航道狹長,流速平穩,所以在江上進行航運貿易生意的人也多,因此被稱為“黃金水道“,那么由這個知識點,我想告訴大家一條河流,他的水運價值主要是從水流量、航道寬度以及水的流速這些方面去考,比如說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的航運價值也是如此去分析。“這種類似于“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在實踐的教學中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這些比較具有邏輯性結構的知識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三、結語
總之,對于農村地區的初中地理的教學,教師不僅僅可以采用一般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法,還可以自己根據教學經驗去創新心得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的導入和教學入手,積極采用圖片繪畫式以及舉一反三的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最后,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科專業素養,主動去學習更多的學科知識,以此來解答學生提出的復雜問題。
參考文獻
[1] 焦洪霞.高中地理教學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09,(07).
[2] 張勛.新課程背景下煙臺市高中地理教學課程資源與鄉土資源的整合及應用研究[J].魯東大學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