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紹凌
摘 要:根據我鎮“菜籃子”工程建設發展和人們對蔬菜的需要,蔬菜產品食用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分析了古城鎮現階段蔬菜生產現狀、前景、以及制約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因素。
關鍵詞:無公害蔬菜;健康;現狀
一、蔬菜生產現狀
古城鎮位于鎮沅縣城南邊,距縣城39公里,海拔從950-2300m不等。2015年末有農業戶3917戶,農業人口14563人,全鎮有耕地面積1922.6公頃。人們的生活中蔬菜是一個關鍵部分,這主要是因為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有益物質,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增強人體機理代謝和免疫能力。
二、無公害蔬菜生產的前景
根據我鎮“菜籃子”工程建設發展和人們對蔬菜的需求,蔬菜產品食用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60-80年代,蔬菜食品對于人們的溫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在種植的過程中通常追求產量的提升,而卻沒有重視產品質量。直到80年代之后,農業的蔬菜生產在隨著居民膳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才逐步發展起來,蔬菜市場也逐步的壯大,出現了一些供不應求的情況,蔬菜生產人員在此環節中得到了較多的利益,進而激發了其向更高目標的追求,在大力追求產品的過程中,農藥、化肥等一些物質也在蔬菜生產中得到大量應用,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達到了提升產量和殺蟲的目的,但是有些高毒農藥殘留在蔬菜表面,給蔬菜安全帶來了極大隱患,同時農藥的過量使用,增強了病蟲害的抗藥性,使得蔬菜種植中不得不加大用藥量以達到殺死害蟲的效果。然而這種做法卻使得很多蔬菜安全問題突出,蔬菜食用中毒事件頻繁發生。蔬菜農藥殘留嚴重,這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目前亂砍濫伐,水土嚴重流失,生活垃圾未經處理亂扔亂放,水資源也受到污染,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使得蔬菜中的有毒物質嚴重超標,這也是我鎮當前極其關鍵的問題之一。
目前我省部分城市已開始實行無公害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對于要進入銷售市場的農產品進行嚴格的檢查,在得到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之后方可進行銷售。從一定意義上來講,蔬菜質量要求與發展無公害蔬菜的重要性是成正比的,要求越高,發展無公害蔬菜也越迫切。我鎮在2015年就有2500噸冬早辣椒、無筋豆外銷昆明、湖南等地, 蔬菜外銷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如果要把蔬菜產品培植成我鎮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的產業,力爭使我鎮蔬菜產品銷售持續增長、農民增收,就應該按無公害蔬菜生產規程來引導農民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
三、無公害蔬菜生產制約因素
1.認識不足,觀念落后
我鎮大多數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沒有充分認識無公害蔬菜生產重要性,長期沿襲傳統粗放種植方式,部分領導干部對無公害蔬菜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足,對無公害蔬菜生產重視不夠,主要體現在無扶持優惠政策、科技投入不足等方面,嚴重制約了我鎮無公害蔬菜生產的發展。
2.科技創新相對滯后
優良品種的引進選育、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的發展等各方面還不能滿足無公害蔬菜快速發展的需求。
3.服務體系尚不健全
要實現無公害蔬菜生產的技術、標準和質量保障,才有利于無公害蔬菜的迅速發展和拓展市場。我鎮在發展無公害蔬菜中子啊農藥使用以及技術方面還是存在一定欠缺,蔬菜的病蟲害防治目前還是以化學農藥防治為主,而其不足也逐步顯示出來。伴隨著科技發展進步,無公害蔬菜的消耗量也逐步提升,人們對無公害蔬菜的指標要求也逐步嚴格。然而,在當前無公害蔬菜技術還是不夠成熟,尤其黑絲病蟲害的防治技術,雖然提出了生物防治技術,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不慎理想,仍然以農藥防治為主,而在農藥的使用中,怎么樣應用最少的農藥達到最大的殺蟲目的,而且蔬菜表面所含有或者殘留的農藥最少,從而不影響蔬菜質量安全指標,這是一個發展無公害蔬菜的關鍵問題。另外,一些新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雖然提出已經很久,比如植物性防治、生物防治,但是實際效果不佳,不能滿足無公害蔬菜生產要求。換句話說,不使用高殘留、高劇毒農藥,那么就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無公害高效、低成本的微生物農藥、植物性農藥等生物防治技術替代,否則短期內還不能解決這一矛盾。
4.氣候條件的影響
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冬季偏暖,春季出現倒春寒現象,這樣的氣候比較適合害蟲越冬,其存活率也會增加。而在初夏時候“梅雨”較多,造成蔬菜枯萎病等高濕型病害頻繁發生,據我鎮多年測報調查,茄子因枯萎病死苗率在20%左右,辣椒因疫病死苗率在35%。7-8月份多以持續高溫、多雨較易發生病蟲害,春旱也十分突出,非常適合斜紋夜蛾、蝗蟲、菜夜蛾等喜高溫性害蟲生態發育,有利于害蟲種群數量訊速上升,高溫、干旱、少暴風雨天氣,誘發斜紋夜蛾、蝗蟲、菜夜蛾暴發成災。隨著氣候條件的變化病蟲為害更加突出,務必使用大量農藥進行防治,才能確保蔬菜增產,使蔬菜污染更為嚴重。
當前發展無公害蔬菜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而且對于地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均有很大的好處,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人為本,在保障健康安全的基礎前提下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不斷地提升蔬菜質量,拓展蔬菜市場,這對于地區農業經濟發展以及居民收入的提升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陶正平.潘洪玉.《綠色食品蔬菜發展技術指南》.中國農業出版2003.8第一版.
[2]全國婦聯宣傳部國家環保總局教司.《走向綠色家庭》.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2第六次印刷.
[3]李明遠.吳鉅文.呂佩珍.《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冊》.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6第三次印刷.
[4]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新編農藥手冊》.農業出版社.1997.8北京第八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