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振清
摘 要:目前,為了提高課堂每一分鐘的效率,為了提高學生對陌生知識的接受速度與理解能力,教師都在課堂中積極實踐,努力探索并不斷改進,目前來看都取得了顯著成果。但隨著課改的大狂潮迅猛而來,一些更深層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本文通過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創新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教學
引言:
新課改下,初中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新特點,面對此情況,要使初中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惟有不斷地創新。即在準確把握初中學生思想活動狀況和初中學生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創新,在數學學習的工作內容、方法和手段上有新的突破,在隊伍建設上有新的提高,在薄弱環節上有新的加強,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效率。
1初中課堂教學現狀
1.1激勵型表揚過于頻繁
頻繁的表揚讓它變得廉價,并沒有起到激勵的作用。只要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都會說“不錯、很好、值得學習”,哪怕是回答錯誤都會鼓勵說“想法很好,繼續保持。”而那些表現優秀,回答深刻的學生得到的表揚就顯得過于蒼白,一視同仁的評價失去了應該有的肯定和激勵,也不利于保護學生的心理情緒。
1.2不敢批評學生
一些教師為了課堂中的積極性,采取保留評價或者所謂的延遲評價的方法,于是課堂出現了不評價甚至少評價的繞彎現象。就算學生出現了錯誤,教師也視而不見,甚至有嚴重干擾課堂秩序的,教師也不敢批評,以為這就是活躍的課堂。
1.3教學方法學習表面化
很多教師注意到課改要求其中一項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于是,教師把班里學生平均分成小組,讓他們自由學習、自由討論,發現問題并互相解決。其實這樣確實是一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但不適合每一個學生用。對于基礎不好的學生這樣根本就是一個沒有效的組織,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受益,每組出現問題不一樣不能及時引導,這樣的數學課看似熱鬧,但不能全面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不能發展任何真正的數學思維。
2教師要重視對創新教育含義的理解
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滿足于現狀或現成知識對學生進行邏輯計算、分析能力的培養,要能夠對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思路或者解題方法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勇于探索,提出問題,改變現狀。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自行解決問題,其邏輯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都能得到長足鍛煉和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成長為一名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專業性人才。
3實現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的方法
3.1培養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從中學兒童生理和心理發育水平出發,教師可設計一些能夠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學環節和內容,以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樂此不疲。將課文內容結合在孩子們感興趣的趣味計算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深入理解了數學的魅力,也培養了學生邏輯的能力。
3.2構建和諧融洽的教學環境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夠通過和諧民主的氛圍來激發和感染學生的情感,達到學生精神需求的目的,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有幫助的。為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有一顆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的心,將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只有在愛的感染下,才能夠被學生認可,體現教育的真諦。通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關愛和信任自己的人,由親其師而信其道,進而使創新教育一步步得到實踐和落實。
3.3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在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上著重體現學生的重要性,讓學生逐漸走進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與教師形成良好互動,才能體現學生的價值,使創新教育不至于成為一句空話。
3.4培養學生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提高創新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盡量不設置太多的問題,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就會逐漸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如果學生在課堂上不去提出問題,就說明他思考不夠,學習效率也不會提高,當然創新能力就無從談起。可以說,問題是創新的源泉,沒有問題,就不會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樹立問題意識呢?
3.4.1實現民主教學,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教師首先要放下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做學生的朋友,讓他們敢提問題,大膽質疑,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就是對學生信任和尊重的表現,創設一個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發展。其次要激發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促進他們積極思維,有勇氣去提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認真對待,正確引導,杜絕從語言和行動上打擊他們的積極性。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常常以問題為突破口,挖掘學生的潛力,捕捉他們的靈感,促使學生不斷提出新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4.2創設情境,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雖然鼓勵學生質疑,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形成了思維定式。這實際上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師并沒有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而數學創新教育要求教師大膽放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做到精講多練,盡可能讓學生自學、自悟、合作探究等。達到這些要求教師首先要整合教學內容,設計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并去創設適合學生、討論的環境。如在學習數學廣角這節內容時,教師認真研究教材,領會其實質,然后把我們身邊的事例融合到教學中,使所教內容更加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就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其次,在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自主去探究問題。
參考文獻:
[1]朱圣東.淺談初中數學課堂變式教學的實踐與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2(34):187.
[2]江娜.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中的創新教育[J].教育,2016(12):00221.
[3]盧啟群.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機智[J].讀寫算:教師版,2016(25):158.
[4]雷洪敏.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28(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