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
摘 要:教學設計不但要合理、精練,還要給人以美感。是藝術教育,就理應有自己的特色,并要用獨特的藝術美來吸引學生、陶冶學生。學生的快樂也正是來源于感受到的這獨特之美——趣味的課堂環境、學生之間的巧妙合作、自由的創作、多元的評價以及課堂上教師親切的語言。
關鍵詞:快樂;自信;課堂情境;合作;創作;多元評價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學生的學習是否快樂,課堂至關重要。作為一線的美術教師,我們在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的同時,怎樣做才能把快樂帶進課堂,給學生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快樂的生活習慣?
一、精彩課堂,快樂園地
課堂教學設計不但要合理、精練,還要給人以美感,是藝術教育,理應有自己的特色。我們要用獨特的藝術美來吸引學生、感化學生。而學生的快樂也正是來源于這獨特之美。
1.巧設趣味課堂情境,營造快樂學習氛圍
課堂情境是對師生雙方的一種刺激模式。優美的教學情境,可以撥動學生的心弦。一節美術課可以是一首美妙的詩,一段悠揚的音樂、一個動人的故事,因為這是老師創設的不同的情境。游戲,它可以讓學生興奮,開心的參與進來;音樂,它可以使學生心曠神怡,身心愉快;謎語,它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故事,它可以讓學生陶醉其中,感悟道理,只要稍微動一動腦筋,課堂就會活躍、輕松、快樂起來。
2.巧妙合作,快樂升級
孩子們在相互合作和交流的時候是快樂的。在合作中,他們會有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思想碰撞。當然,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學生采取何種形式的合作?在什么時候?什么環節去合作?一定要有合理的安排和把握。在課程改革之初,小組合作的形式曾風靡一時,大家無論是什么課,無論怎樣上,都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結果課堂效果卻不那么理想,甚至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矛盾,鬧得不歡而散。所以,實踐證明,合理的合作,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換言之,也會阻礙學生個性的發揮。我在上《昆蟲的一家》這一課時,在了解昆蟲的基本特征這一環節,我安排了學生小組討論,結果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分別總結出了昆蟲的特征,效果非常好。所以創作表現時,我仍是采取了小組合作的方法,結果就很糟糕,大家拿到一張大紙后,就各顧個的畫起來,最后結果就很糟糕。這就是我忽略了孩子的個性展示。所以說,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具體的教學題材和教學目的,有的放矢的組織好小組合作。這樣,學生也才能從其中獲得更大的快樂和收獲。
3.遨游創作之國,快樂悄然相隨
繪畫是孩子用于表達自己思想的第二語言,是他們說話的第二種方式。記得在《少兒美術》的兒童美術教育瑣談中看到這樣一句話,我很認同:“孩子的快樂有好多并不直接來源于家長的疼愛或物質上享受,獲得幸福和愉悅感的大多是兒童在游戲活動中的想像和幻想。”這種想像和幻想通過美術語言表現出來就是學生自由大膽的創作。我就很喜歡看孩子們畫畫,那種沉醉其中的感覺,那種自由、執著、認真的樣子以及學生拿著自己的畫,對我滔滔不絕的描述他的作品,給我講述精彩的故事。讓我能感覺到他們內心的開心和激動。
4.多元的評價,多彩的歡樂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課堂的評價體系也逐漸完善起來。多元化的評價讓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自我評價,可以讓學生客觀的認識自己;活動表現過程評價,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學習態度得到肯定;形式多樣的美術作業評價,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發展,同時也能看到自己需要克服的弱點和發展方向,這樣即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讓其了解到自己的弱點。
5.親切的語言,快樂的感染
教師并不一定要有優美的嗓音,不一定要有演說家的口才,也不一定要有演員的技巧,但一定要有親切感。一個人和你和聲和氣的說話和與你厲聲厲氣的說話,你的感覺肯定是前一種好。俗話說,“看人看臉,聽話聽音”。課堂上只要你一開口,學生就能感受到你的親切,這樣他們的心情自然輕松起來。我在教學中正努力嘗試著,設計形象生動富有情趣的語言,運用巧妙的表揚,鼓勵語言,達到“以情動人”。
二、培養自信,追求快樂健康發展
學生在美術課中的快樂是有限的,要想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快樂、健康性格,必須給他們樹立自信。
自信是快樂的基本元素,因為有自信他才會敢于表現:敢于在課堂上表現自己,敢于用藝術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在表現的過程中,在得到老師、同學們的認可和贊賞時,他是無比快樂而自豪的。為什么我們往往發現內向的孩子好像天生快樂就比別人少呢?生活在自卑的陰影下,連動口、動手的勇氣都沒有,那他又怎么能體會到學習藝術的樂趣呢?
那么我們該怎樣給孩子樹立自信呢?就是一味的表揚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應該都有這種體會,如果你身邊的一個朋友無論何時都對你說好話,你還會再相信他嗎?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會思考。其實表揚也是一門藝術,利用得好才有意義!有針對性、有個性的表揚往往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三、快樂美術教學,享受教學快樂
美術教學中,我們給孩子創造這么的快樂,那我們教師自己呢?如何讓自己也快樂起來呢?
1.童心可貴,快樂無窮
為師,童心最可貴。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話:“我們必須變成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有了一顆不老的童心,你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想其所想,樂其所樂。
2.愛由心生,樂于顏表
愛工作,愛學生,愛自己專業。這是一位美術老師的基本素養。也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會產生快樂。一個不熱愛自己工作的人,也許一樣有責任,也不能說不盡責,但何來激情呢?一個不愛學生的人,他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嗎?一個不熱愛生活的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快樂的本身也是富有感染力的。學生的快樂可以感染你,同樣,你的快樂也可以感染學生。
“付出一米陽光,收獲漫天燦爛。”對于一個美術老師來說,你所賦予每個學生的可能也就是那樣微弱的“一米”陽光,但最后你會發現有漫天的燦爛來回應你。
一個不會快樂生活的人,他的人生將缺少許多色彩。所以身為人師,應當從自己的課堂開始,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環境,引導學生去感受學習中的快樂,培養他們快樂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制定.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陳衛和主編.小學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