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祥+吳來鳳

關鍵詞:雨后;籃球場;籃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4-0067-01
一、雨后場地大面積濕滑
這類情況一般是大雨過后不久,球一接觸到地面就變得潮濕或無法反彈起來,這種情況要盡可能把球與地面的接觸機會截斷,利用方法將學生對球控制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干爽不濕的球也提高了器材的使用壽命。
1.正面投點接球:每人一球面對籃板一路縱隊排列(可偏左一點,錯開球框),在籃球板左側由下而上分別貼上1~4個不干膠圓形數字貼(圖1)。學生依次用單手肩上投球投中數字貼①,接住反彈回來的球后,接著投②、③、④數字貼,出手角度逐級變大,擊中的難度與接住的難度也是逐漸加大。這種方法不僅練習學生的投籃準確性,也鍛煉學生主動接球意識,大大減少了球與地面的接觸機會。
2.45°擦板接球:一路縱隊于籃下45°的位置排列(圖2),學生籃下擦板投球后迅速接住落下的球不讓其落地。這種方法看似很簡單其實不然,球擦板入框后常常碰到內框而改變其落點方向,這就需要學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而快速地做出判斷。
3.胸前傳球不落地:兩人一組,互相做雙手胸前傳接球,球不落地。互相傳接10次成功后,各向后退一步繼續進行傳遞10次。根據自身的能力逐漸加大傳球距離,直到力量傳遞不到為止。
二、雨后場地小面積積水
這類情況一般是雨后出了太陽或雨停了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由于地面略有凹凸,凸的地方水量少干得快,凹的地方積水多干得慢。
1.運球繞過積水:每人一球在場地里自由的運球,遇到有積水處需要做運球變向、運球轉身或運球跨過積水等動作,可運球5~10分鐘,最后老師來檢查誰的球沒有碰到水。學生如果運球較為熟練、基本功較好,老師可充當一名搶球隊員(消極性質)來增加練習的難度,讓學生既要運球,又要躲避老師的搶斷(圖3)。
2.運球擦地兩不誤:每人一球加一條廢舊的抹布,學生邊原地運球邊用一只腳踩住抹布將少量的積水擦干(圖4);或者學生蹲下,一手運球一手用抹布擦積水(圖5),擦積水的手和運球手可互換。這種方法可鍛煉學生運球時注意力的分配。同時,擦干積水讓場地更快地干起來也有利于后面正常教學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