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鈞
摘 要: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初中三年級學生才接觸化學學科,基礎打的比較晚,學習興趣也需要激發,因此,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對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這門課程而言顯得尤為重要。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設計;實驗;發現學習
初中三年級學生才開始接觸化學,其目的就是為了做好初中和高中知識的銜接,讓學生在高中階段系統學習化學時不至于顯得太吃力,因此,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要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其次是要引起學生的重視,為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打好基礎。但是目前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其中包括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等客觀因素的限制,也包括學生自身對化學的陌生而引起學習積極性不高等的主觀因素。老師作為課堂的主導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引導作用,因此,老師必須要重視教學的設計,讓學生學有所得。
一、培養學生發現學習的能力
發現學習的教育目標在于由學習者通過一系列的發現行為自己自己發現并獲得學習內容,發現學習更加注重學習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及自信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智發展及思維健全的提升期,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非常強,且對知識的處理加工整合能力也處于提升期,因此,在初中階段發現學習是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和學習方法。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
發現學習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化學作為一門實驗性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探索發現的能力,具備對外界細微事物的感知能力,這種能力運用到化學學習上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所謂化學思維就是要求學生在感知外界事物時能運用一定的化學知識。
化學現象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鐵在潮濕的環境里會生銹,做饅頭要加酵母,我們所用的生活用品如洗發膏洗潔精等的成分及功效,如果學生對這些化學現象感興趣都可以深入的去了解和探索;再比如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酸堿度PH值的不同,學生都可以對此進行系統的整合探究。學生在初三才開始接觸化學可能會稍顯陌生,老師可以利用初中生接觸新知識時的好奇心,用化學課實有趣的一面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只有先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才能保證學生今后對化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為其今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二)注重學習過程的探究
發現學習的精髓在于,不直接將學習內容呈現給學習者,而是由學習者通過一系列的發現行為,發現并獲得學習內容的過程,發現學習的本質在于學生參與和發現的過程,由于學生的水平有限,在發現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不一定能夠得到正確的答案及結論,但在發現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自己參與探索發現的樂趣,老師要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的精神,定期為學生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研究課題供學生研究探索。
比如影響鐵生銹的因素,大多數學生只會考慮到水會導致鐵生銹,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是否只與水接觸就會導致鐵生銹。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作對比實驗,設置三種情況,一種是完全在水中,一種是完全暴露在空氣中,一種是同時與水和空氣接觸,另外設置一組在真空空間中。一段時間后,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學生會發現只與水接觸不和空氣接觸的釘子和在真空中的釘子都不會生銹,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的釘子少許生銹,而同時接觸水和空氣的釘子生銹最為嚴重,根據這一現象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為什么只與水接觸和在真空中的釘子沒有生銹?因為完全浸泡在水中的釘子沒有與空氣接觸,在真空中的釘子既沒有接觸水也沒有接觸空氣,所以沒有生銹,而暴露在空氣中的釘子有少許生銹是因為空氣中含有少量水分,既與空氣接觸又與水接觸的鐵釘生銹最嚴重是因為它同時滿足了生銹的兩個條件——水和空氣。由此學生可以得出影響鐵釘生銹的因素不止是水,必須同時滿足水和空氣兩個因素鐵釘才會生銹。
通過這一實驗過程,學生自主探究、提出問題、驗證問題,在此過程中又發現問題,通過動腦思考后最終解決了問題,這一過程符合發現學習的特征,發現學習有利于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并能夠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另外,老師要向學生傳輸重視過程的精神,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細心發現問題,認真思考問題,全面客觀的分析問題,積極調動大腦解決問題的習慣,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盡善盡美的完成探究過程中的每一步,在探究過程中收獲的東西遠比只記住一個實驗結果要有用的多。
二、重視實驗在化學課堂上的重要作用
(一)化學實驗的設置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是化學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最能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環節。很多學校受環境條件的限制無法提供充足的化學實驗設備,但有的學校明明具備良好的化學實驗條件,但老師為了趕課時,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化學實驗的重要性。事實上,單純的學習化學方程式和計算會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長久下去學生會對化學這門課產生厭煩心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抵觸化學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驗是化學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化學學習中設置實驗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利用多媒體打破客觀局限
實驗對于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條件為學生配備完善的化學實驗設備,有些學校的條件不允許,很多實驗學生無法自主動手完成,但是不通過實驗學生又無法真正理解體會,這時老師就要充分利用學校里的多媒體設備,通過網絡獲得相關的實驗視頻和學生一起觀看,并在觀看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這樣能夠最大程度的還原實驗現場,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中涉及到的知識點的印象,彌補因教學環境的不完善而造成的教學上的缺陷。
多媒體設備本身具備較強的互動性、直觀性和分享性,近年來,多媒體教學在教育領域得到了普及,這要求教師也要提高自身素養,善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素材,讓學生通過多媒體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眼界和思維。
初三開始接觸化學并沒有要求學生達到多么深的化學造詣,而是為了讓學生提前接觸化學知識,培養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為其今后的長遠發展奠定好的基礎。另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和化學素養,讓化學融入到生活中去,讓學生不再對化學感到畏懼和陌生。作為一名化學老師我們必須要清楚,我們要培養的是真正的化學人才,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的學習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