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的語文古詩詞教學不僅給學生傳授了基本的語文知識,還著重培養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在信息化知識的時代,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它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激發了小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接下來主要探討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和優化措施。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應用;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的突飛猛進下,傳統的小學教學已然落后,多媒體技術的前進和靈活為小學教學工作提供了便利,更好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一、傳統小學古詩詞教學方式的分析
(一)把握節奏,富于感情的朗誦
學生在進行古詩詞朗讀時,老師要對句子的斷句進行分析,也就是停頓,還有及時對學生的錯別字進行糾正,以便于學生對感情基調的了解,進而對整首詩產生自主學習的思想。
(二)準確解讀古詩詞原意
學生在朗讀時候在大腦中可以存有大致印象,但在細節中是模糊不清的,老師可引導學生通過文中的注釋,再加上小組討論,進行準確的翻譯,以便于將零碎的記憶整合在全文中,加深對本篇古詩詞的理解。
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特點優勢分析
多媒體呈現的特點:多元化、實現遠程教學、內容可以重復使用。其具體分析如下:
(一)有效理清小學語文思路
要掌握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其主旨,即想表達的核心意思。尤其古詩詞和其他類型的文章不一樣,語句尤為簡潔,比如五字或者七字的古詩,在朗誦古詩詞的過程中,要把握語句的特殊語調,適時停頓,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生動和形象性將文中的意思通過畫面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讀著相關的詩句,看著相應的視頻,在此過程中,眼睛和耳朵都得到了美的享受,還創造出了古詩詞的意境來,理解起來簡單了,掌握的也就更全了。這樣的學習方式,小學生何樂而不為呢?
(二)激發小學生的情感
每個小學生都有自己特別的一面,每個人在學習上的情感表現都有所不同,在學習中,我認為興趣是最最重要的,有了足夠的興趣,對學習的求知欲也會隨之而來。在語文古詩詞的學習中,可通過多媒體把語文知識的豐富性體現出來,感受到學習生活是多彩的,有趣的。
(三)展現豐富的材料
在多媒體學習中,不僅有豐富的圖片、聲音和視頻,還包含有重要的背景知識,多方面的結合,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教師通過對古詩詞背景的詳細講解,便于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和意境,加深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四)引領學生走進詩人
學生多次朗讀古詩詞,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畫面,可以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體會詩歌的意境,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重要的是增加了學生的審美體驗。
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策略分析
(一)采用多種提問方式
課堂是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必要場所,老師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最容易調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通過巧妙的語言,借助直觀的物體提出問題,新舊知識點的比較引起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
(二)采用多種評價方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水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為主,改變之前那種僅以試卷成績的多少來衡量學生能力的方式,將學生的日常學習態度和出勤情況也列入評價學生的范圍之內,這些測試之后,學生自己也要互換評價,體現出教學的人性化和多元化。
(三)將知識變活,激發興趣
有句古話說“身在曹營心在漢”,就是說心思沒用對地方,學生的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他們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無基礎可言,在學習時,把靜的變成動的,例如在學習“大雁”的時候,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大雁在天空中飛翔的情景,看清大雁的外形特征,比如嘴巴特點、羽毛形狀、身軀等,讓學生產生對大雁的喜愛,在心中有大雁的影子。像這樣,集文字和圖片于一體,把知識由靜變為動,加深小學生的直觀印象,學習興趣也提到最高。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要注意師生互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與學生進行互動,做到文化間的交流與共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情況,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多媒體教學更好地服務于教師,方便于學生,提高多媒體技術教學的水平。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要提高教師的自身能力
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就是:怎樣利用多媒體技術把知識豐富化?教師不僅要擁有專業的教學技能和培養人才的思想,還要有全面掌握多媒體教學的職業技能,在課堂上巧妙運用課件的能力把更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應具備樂于實踐、積極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三)利用多媒體講解古詩詞的背景
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其作者進行了解,準確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對古詩詞有深入的了解,同時學生在課下應自行先搜索和古詩詞有關資料,再結合老師的講解,完全把握詩人要表達的內涵。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要將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起來,互相借鑒,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越性,在課堂上創造活躍的學習氣氛,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最大限度的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滕珍珍,女,1987年生,福建福州人,單位:福建省福清市鏡洋鎮下施小學,職位:教師,職稱:小學二級教師,學士學位,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