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金
(四川省德陽市第九中學校)
摘 要:“學案導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已經逐步滲入教育領域中,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一教學方法有利于改善常態課堂中教師“獨霸”課堂教學的現象,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主要以初中數學教育為例,針對“學案導學”教學方法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良好的應用進行相關方面的探討與研究,以此促進整體性發展。
關鍵詞:學案導學;初中數學;應用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深刻地影響著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為更好地滿足新課程發展要求,將“學案導學”教學方法運用到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有利于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且也有利于教師的教育活動得到良好的開展,提升教學質量。初中數學目前存在多個方面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得到調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學案導學”教學方法,在“學案導學”的基礎上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性發展。
一、初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
所謂的“學案導學”,簡單來講就是“學案”加上“導學”,與往常的教案不同,“學案”的形成由教師的導學與學生的探究這兩個方面共同組成。因此,“學案導學”教學方法是建立在“學案”的基礎,將教師的導學與學生的探究這兩方面進行合理的搭配,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師的教學質量。而將“學案導學”教學方法應用到初中數學教育中,正是由于現階段的初中教學存在多個方面的問題。
1.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有效性難以提高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以“填鴨式”教學為主,教師的講解占據主要的課堂時間,缺少對學生有關方面的鍛煉,難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手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提高不了教學有效性。
2.學習難度系數上升,沒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
初中數學知識點的難度系數比小學數學提高不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顯力不從心,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處于不成熟階段,學習能力、學習習慣還沒有得到良好的培養,而教師沒有從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因此,導致初中數學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高。
二、在初中數學中合理運用“學案導學”的對策分析
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好“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針對于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基于“學案”基礎上做好預習工作
首先是課前階段,也就是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點的預習時期。應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課前階段與平常的預習時期是不同的,傳統的預習階段強調的是對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閱讀和記憶,缺少對知識的初步理解,而“學案導學”方法下的課前階段為加強學生對“學案”的思考過程,教師要在所設計的“學案”中融入更多的問題,以知識的理解為主,將已有知識和新知識進行外延的聯系,以此為學生學好新知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初二數學“黃金分割”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學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且提出問題,如“黃金分割點是什么”,這樣的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明確這一概念的意思,而且可以以此來檢驗學生的預習情況,促進學生預習有效性的提高。
2.在“學案導學”基礎上創設情境
其次是課程進行階段,在這一階段使用“學案導學”教學方法,還需要結合情境教學法,以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學案導學”的基礎上設置恰當的問題情境,而設置的問題情境,可以借助生活實例,畢竟數學知識是來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也可以引入有趣、發人深省的典故,或者是設置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拓寬自身的思維,不被教材中所提供的材料局限自己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還是以上述“黃金分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學案”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也可以在“學案”上附上不同的矩形圖片、建筑圖片等,教師通過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促進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本文主要從課前階段和課中階段提出相對應的措施來促進這一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
參考文獻:
[1]林文君.“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1(6).
[2]石世剛.“學案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與反思[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5).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