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珍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龍亭中學)
摘 要:就初中數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優勢進行分析,并從課前和課中兩個階段進行全面闡釋,最后通過案例的形式說明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實踐
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這種現象的盛行給當前初中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而以“課前自主學習、課堂上內化知識”為特征的翻轉課堂有效迎合了這種趨勢。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1.有利于在“打好基礎”和“力求創新”之間尋求到平衡
翻轉課堂的運用,一方面將一些易于學生理解的基礎知識安排在課前讓學生進行自學,有效節約了時間,另一方面將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復雜知識和疑難問題在課堂上講解,有利于知識的深層次掌握,能夠為學生提供“提出問題、協作探索、展示成果和實踐應用”的機會。
2.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
翻轉課堂倡導自主學習、獨立探索,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則有利于“數學建模”“數學探究”“數學閱讀”等學習活動的開展,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有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有利于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
3.有利于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的有機整合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狈D課堂更加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其教學視頻是教師收集、整理網絡最新優質資源或自己錄制的,在內容上更加貼近教學實際,而學生通過手持移動設備隨時隨地學習,有效延伸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同時,還能將一些板書教學中難以呈現的知識通過視頻的形式得以完美講解。
二、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中的運用
1.課前知識傳遞階段
初中學生性格叛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因此,應通過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進行提示,對于即將學習的知識要具體到教材中的頁數,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應明確作出規定。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處于迷茫狀態,才能發揮出自主學習的優勢。
2.課堂知識內化階段
該階段主要以知識的內化為目的,不斷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邏輯思維、運算等數學能力。例如,在邏輯思維方面,筆者在綜合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在教學設計時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即將內化的知識聯系起來,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
三、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下面結合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第二節——合并同類項與移項進行深入闡述。
1.課前自主學習階段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主要包括學習者分析、學習內容分析以及學習目標分析三個重要方面。其中,學習者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欲望等,在該課程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了等式的性質1和性質2,并且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和歸納能力。學習內容分析主要包括學習的難點和重點,該課程的難點是合并同類項、移項變號法則的掌握;重點是利用移項變號法則、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學習目標分析主要包括學習者所要掌握的知識或所要達到的能力和思想,該課程通過對合并同類項與移項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學會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合并同類項和移項,理解數學式的變形形式,體會“方程”史話里的“還原”和“對消”思想。
同時,還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搜集和制作教學視頻,提前設計并發放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要求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和閱讀教材內容后完成以下問題:
(1)閱讀教材后,你有哪些疑惑?分別是什么?
(2)觀看教學視頻并解決以下問題:
A.“移項”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移項?
B.“合并同類項”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合并同類項?
C.如何將未知數系數變為1?
(3)試一試,如圖。
在學生自主學習結束后,教師及時收集學生完成的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并仔細研究和整理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課堂內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課堂教學階段
首先,根據學生提出的普遍問題,列舉一元一次方程供學生探究,并在小組討論時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其次,小組展示討論結果,教師及時對結果進行補充和完善,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講解。接著,要求學生完成教材課后習題,并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解答。最后,組織學生總結合并同類項與移項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對學習過程進行總結性的評價。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符合現代教學理念,教師應在課前學生自主學習階段設計好教學視頻和學習任務單,并根據自學效果,在課堂上內化教學內容,從而達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曉蔚.翻轉課堂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6).
[2]吳丹丹.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編輯 任 壯